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毅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比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浸润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淋巴结转...
  • 1篇术前CT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根治
  • 1篇胃癌根治术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转移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比值
  • 1篇骨骼
  • 1篇骨骼肌
  • 1篇白蛋白

机构

  • 2篇自贡市第四人...

作者

  • 2篇王思琦
  • 2篇李曦
  • 2篇丁毅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术前CT结合NLR、PLR、CAR对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CT诊断结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等术前系统性炎症指标对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术前经CT临床诊断为cN0期胃癌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系统性炎症指标,全部患者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并按照术后病理分为术后无淋巴结转移组(pN0)和淋巴结转移组(pN+),比较两组NLR、PLR、CAR指标之间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术前CT诊断cN0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0例cN0期胃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无淋巴结转移(pN0)107例(50.95%)、淋巴结转移(pN+)103例(49.05%)。pN+组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NLR、CAR总体水平明显高于pN0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0 cm(OR=2.175)、pT分期为T3~T4(OR=2.201)、NLR≥2.19(OR=1.922)、CAR≥0.12(OR=3.631)是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高NLR和CAR水平是术前CT诊断的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思琦丁毅李曦雷智鑫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术前骨骼肌脂肪浸润对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探讨术前经CT骨骼肌密度(skeletal muscle density,SMD)诊断的骨骼肌脂肪浸润(skeletal muscle fat infiltration,SMFI)对胃癌根治术患者30 d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3月期间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定量CT测量L3椎体横断面平均放射密度(HU),根据SMD诊断是否存在SMFI将患者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进行1∶1 PSM,比较两组患者PSM前后临床病理特征及30 d并发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PSM后的SMFI对胃癌根治术患者30 d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成功匹配46对SMFI和NSMFI患者用于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分级为Ⅱ级及以上51例,发生率为17.83%,Ⅲ级及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85%(11/286),1例患者为Ⅳ级(并发症死亡),综合并发症指数(CCI)为9.46(4.55~14.45)分。经PSM后,SMFI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CI中位水平均较NSMF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MFI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CCI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骨骼肌脂肪浸润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是综合并发症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思琦丁毅李曦雷智鑫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