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长锥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电网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韧性
  • 1篇配电
  • 1篇配电台区
  • 1篇配电网
  • 1篇
  • 1篇大数据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 1篇国家电力投资...

作者

  • 2篇胡臻达
  • 2篇林长锥
  • 1篇艾芊
  • 1篇刘林
  • 1篇王玥

传媒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电器与能效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韧性量化与多目标优化
2024年
近年来,为提升能源系统韧性,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提出了一种高时间分辨率(小时级)的能源系统韧性量化评价方法,并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规划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方案,旨在应对能源系统三难困境(经济-环境-韧性),评估电氢耦合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效益。以中国东南沿海某工业园区为案例,将文中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应用于该园区的能源系统,根据极端事件对能源系统的干扰规律,在4种碳排放限制情景下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确定各情景下的最优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目前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只有在对能源系统环境性和韧性均有要求下,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才具有较大的价值。随着碳排放约束加强,经济性目标函数的净现值成本从全局情景的4.48×10^(10)元上升至强碳排放限制情景的4.74×10^(10)元,增长了5.80%。韧性指标则从5061.62 MWh下降至4184.01 MWh,减少了21%,电氢耦合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环境性与韧性。最优化方案表明,氢储能不仅是跨季节长期储能的有效解决方案,其在短期储能中的独特优势同样值得关注。最后,将提出的韧性量化评价新方法与前人方法进行对比,可使优化方案净现值提高0.9%,系统最低供能水平提高5.19%,系统恢复能力提高12.57%。
黄敬智肖宁黄夏楠林长锥胡臻达刘林吴念远字政宇林健谢珊景锐赵英汝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基于大数据的台区异动判别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配电台区的建设是配电网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配电网数据来源复杂,数据量大且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配电台区的改造仍存在方案不合理,改造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重复改造的现象。鉴于配电台区存在大量异构多态且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规模和特点符合大数据的各项特征,因此,针对现有配电网改造存在的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从PMS等业务系统中挖掘台区异动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下新型的配电台区异动判别体系,实现对台区异动情况的快速查询、监测及预警分析,并通过某区域实际配电网台区重复改造判别实例分析,验证该基于大数据的台区异动判别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
林长锥吴宇忻胡臻达王玥艾芊
关键词:配电台区大数据配电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