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新兴产业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新兴产...
  • 1篇韧性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包络
  • 1篇企业
  • 1篇供电
  • 1篇供电企业经营
  • 1篇
  • 1篇产业融合

机构

  • 2篇国网福建省电...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 1篇国家电力投资...

作者

  • 3篇刘林
  • 2篇林章岁
  • 2篇李喜兰
  • 2篇沈豫
  • 2篇易杨
  • 1篇胡臻达
  • 1篇林长锥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包络的某省县级供电企业经营效率分析
2017年
基于某省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该省县级公司的经济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加快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适应省级电力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撑。
林章岁李喜兰刘林林红阳易杨沈豫
关键词:数据包络
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韧性量化与多目标优化
2024年
近年来,为提升能源系统韧性,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提出了一种高时间分辨率(小时级)的能源系统韧性量化评价方法,并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规划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方案,旨在应对能源系统三难困境(经济-环境-韧性),评估电氢耦合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效益。以中国东南沿海某工业园区为案例,将文中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应用于该园区的能源系统,根据极端事件对能源系统的干扰规律,在4种碳排放限制情景下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确定各情景下的最优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目前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只有在对能源系统环境性和韧性均有要求下,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才具有较大的价值。随着碳排放约束加强,经济性目标函数的净现值成本从全局情景的4.48×10^(10)元上升至强碳排放限制情景的4.74×10^(10)元,增长了5.80%。韧性指标则从5061.62 MWh下降至4184.01 MWh,减少了21%,电氢耦合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环境性与韧性。最优化方案表明,氢储能不仅是跨季节长期储能的有效解决方案,其在短期储能中的独特优势同样值得关注。最后,将提出的韧性量化评价新方法与前人方法进行对比,可使优化方案净现值提高0.9%,系统最低供能水平提高5.19%,系统恢复能力提高12.57%。
黄敬智肖宁黄夏楠林长锥胡臻达刘林吴念远字政宇林健谢珊景锐赵英汝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7年
在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大产业发展缓慢甚至陷入停滞的背景下,探索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耦合模型,利用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角度看,样本数据来源中的双产业属于中度耦合阶段;从动态和不平衡性的角度来看,仍处于中度失调发展状态。但有证据表明,其耦合发展状态正朝着勉强协调型和中度协调型逐步转变。最后,给出产业耦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性建议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林章岁李喜兰刘林林红阳易杨沈豫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