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ICU
  • 3篇重症
  • 3篇干预
  • 2篇满意度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护理满意度
  • 2篇护士
  • 2篇管路
  • 1篇端面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术
  • 1篇心脏术后
  • 1篇心脏术后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栓
  • 1篇血糖

机构

  • 14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4篇沈燕
  • 1篇杨云龙
  • 1篇张云
  • 1篇许海蓉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行CRRT(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CRRT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24 h CRRT机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波动差值;对比两组患者体外血管通路通畅率、24 h内抗凝治疗有效率、24 h肌酐差、尿素氮差及生命体征变化;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PV差值、PA差值、TMP差值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CRRT治疗24h内抗凝有效率(74.29%)较对照组(37.14%)高,体外血管通路通畅率(57.14%)较对照组(28.57%)高;观察组24 h内体温、呼吸、尿素氮、肌酐差值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1.43%)较对照组(74.29%)高,均P〈0.05.结论 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保证体外循环正常进行,提高体外循环通路通畅率,有利于维持较稳定的生命体征,提高护理满意率, 值得推广.
冯绮沈燕许海蓉
关键词:CRRT集束化护理重症
一种临床护理用功能背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功能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颈套,所述防护颈套左侧还有固定连接在背心本体上端的防护肩带,所述背心本体左右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存放机构,所述防护颈套和防护肩带靠...
沈燕杨建兰朱姗姗冯绮
一种临床患者脸部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患者脸部管路固定装置,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中间部和左右侧的脸颊部,所述脸颊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部,左方凸出部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右侧凸出部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
杨建兰沈燕冯绮朱姗姗张云张艳艳
文献传递
血管性痴呆伴吞咽障碍病人营养不良现状与危险因素探讨
2024年
目的:调查血管性痴呆伴吞咽障碍病人营养不良情况,并探讨影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2022年9月在医院治疗的147例血管性痴呆伴吞咽障碍病人,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评分表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根据病人有无营养不良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和无营养不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47例病人NRS 2002评分为(2.97±0.93)分,其中营养不良病人72例,占48.98%。营养不良组和无营养不良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居住状态、吸烟史、饮酒史、血管性痴呆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年龄≥70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有基础疾病史、重度血管性痴呆、重度吞咽困难、牙齿缺损≥6颗病人占比高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有基础疾病史、重度血管性痴呆、重度吞咽困难、牙齿缺损≥6颗均是血管性痴呆伴吞咽障碍病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伴吞咽障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基础疾病史、血管性痴呆程度、吞咽困难程度、牙齿缺损,临床亟需关注以上因素。
沈燕王玥吴述媛杨云龙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吞咽障碍营养不良
全面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2020年
讨论全面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ICU收治的49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观察组患者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全面护理干预的影响明显高于常规护理 (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有积极的影响。
冀春琳沈燕
关键词:ICU护理重症肺炎护理满意度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
2017年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内科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7d者11例,8~15d者19例,15d以上者4例;治疗效果: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2例,康复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住院7d者6例,8~15d者15例,15d 以上者13例;治疗效果: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6例,康复总有效率82.35%。两组住院时间、康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治疗率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沈燕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ICU中烧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9年
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常见问题,是指血液凝固异常深静脉,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仅有部分血栓可溶化,或是局限在血栓形成部位,而其余大部分血栓则能够扩散至全肢深静脉主干,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变发展成血栓形成后遗症,甚至并发肺栓塞,直接危及患者健康安全。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当有效地落实相关护理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王昕慧沈燕
关键词:ICU深静脉血栓多发伤护理
分层规范化培训在ICU年轻护士培训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分层规范化培训在(Intensive Care Unit,ICU)年轻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予以探究。方法我院ICU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开展分层规范化培训,随机选取28例年轻护士为A组,另外,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未开展分层规范化培训)的30名年轻护士为B组,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A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B组(7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0.64%)低于B组(28.27%),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临床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年轻护士进行分层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减少不良事件,促进护理满意。
沈燕
一种多功能ECMO预充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ECMO预充袋,包括预充袋本体,所述预充袋本体的底端面左右侧分别连接有引流管和回输管,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所述回输管上安装有出液三通阀,所述预充袋本体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液管和...
梅高鹏沈燕杨建兰冯绮
循证护理干预对ICU新入科护士管控危重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2022年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ICU新入科护士管控危重患者血糖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科室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15名新入科护士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危重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护士经培训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后ICU新入科护士对危重高血糖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血糖指数对比较前优化,对比数据有统计学分析价值(P<0.05)。结论 在对ICU新入科护士管控危重患者血糖中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降低高血糖的发生率,改善血糖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顾梦薇沈燕
关键词:循证护理危重患者血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