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云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护理
  • 3篇烧伤
  • 2篇植入
  • 2篇上臂
  • 2篇输液
  • 2篇术后
  • 2篇静脉
  • 2篇康复
  • 2篇护士
  • 2篇急救
  • 1篇导管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定位
  • 1篇信息集成
  • 1篇信息集成平台
  • 1篇休克
  • 1篇悬浮床
  • 1篇学科

机构

  • 17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7篇丁云
  • 5篇施丽华
  • 3篇张建芳
  • 2篇苏蓉
  • 1篇杨希
  • 1篇钱丽萍
  • 1篇梅洁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中...
  • 3篇全科护理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构建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并探讨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单号设为研究组(n=60),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双号设为观察组(n=60),应用康复延伸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评价2组护理效果,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在生存质量、改良Barthel指数(MadifiedBathelIndex,MBI)、功能综合评定(FunctionalConprehensiveAssessment,FCA)评分上与护理前比较呈上升趋势,研究组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而且能够使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颜慰安林依青丁云
关键词:脑卒中满意度肢体功能
CDIO模式在危重症烧伤护理专项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CDIO模式在危重症烧伤护理专项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的60名护士进行了危重症烧伤护理专项培训,随机选取30名为试验组,3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模式(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下的危重症烧伤护理专项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水平、危重症烧伤临床护理能力。[结果]应用CDIO模式在危重症烧伤护理专项培训后,护士危重症烧伤护理的理论水平、临床护理能力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IO模式与专科护理培训相结合可提高护士危重症烧伤护理专科理论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
丁云
关键词:CDIO模式护理临床护理
母婴同室床旁重点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规范和高质量的交接班是病人得到连续性护理的保证。床边交接班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同时对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我院产科是江苏省重点专科,母婴同室床位数47张,产妇月出院数500人左右,周转快,工作量大且繁琐,
丁云
关键词:母婴同室交接班制度床旁连续性护理
1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瘢痕皮肤经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护理
2018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1]。使用PICC导管能避免药物渗出、保留时间长,同时也避免深静脉置管所致的气胸等并发症,因而临床应用日趋广泛[2]。
施丽华丁云张建芳李苏影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PICC
混合方法研究院内护理信息集成平台对护理管理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自主研发并运行院内护理信息集成平台,探究平台对护士长管理效率的影响。方法运用混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对我院25名护士长使用前后时间折耗情况和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定量研究,以及对护士长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进一步挖掘他们的使用体验。结果运行院内护理信息集成平台后,护士长记录日质控反馈、周排班、单次业务学习、月计划、月公休、层级考试所花费的时间明显少于运行前(P<0.05),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运行前(P<0.05)。访谈显示,绝大部分护士长肯定了平台管理的效果,仅少数护士长对个别具体模块效果持消极的态度。结论院内护理信息集成平台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护士长的日常工作,促进护理管理向更规范化、动态化发展。
林依青丁云
关键词:护理管理信息集成平台护士长
一种带有PICC换药平台的病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PICC换药平台的病床,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该带有PICC换药平台的病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箱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
廖丽红丁云
文献传递
护理流程再造“4+”项目在成批烧伤联合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成批烧伤联合急救流程"不规范因素,构建多学科成批烧伤联合救治的护理流程,促使各部门无缝链接。[方法]涵盖了专科技术力量前伸的院前急救、急诊伤情评估-分诊、手术室急救和烧伤重症监护室(BICU)专科救治4个部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烧伤科医生和急诊医生为研究对象,比较"4+"项目实施前后烧伤科和急诊医生对成批烧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烧伤科、手术室和急诊护士3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岗位培训评价标准量表"考察"CDIO模式成批烧伤护理专项培训"前后这些护士的成批烧伤急救护理能力的变化。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某院就诊的成批烧伤病人8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4+"项目实施前)43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4+"项目实施后)43例,比较"4+"项目实施前后病人急诊预检分诊时间、危重病人到达手术室时间、有效抢救开始时间和每例病人参与救治人数。[结果]经过"4+"项目实施后,成批烧伤病人在急诊预检分诊、危重病人到达手术室、有效抢救的时间较前明显缩短(P<0.01),平均每例病人参与救治医务人员人数反而较前减少(P<0.01)。在运用的1年多时间里无一人因接诊不及时或急救护理不当而引起相关问题。"CDIO模式成批烧伤专项培训"后护士成批烧伤急救护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P<0.01)。医生对护士的急救水平、应变力、协作配合较前更为认可,总体满意度上升(P<0.01)。[结论]"成批烧伤联合急救"护理流程再造"4+"项目针对性整改不规范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使得成批烧伤救治工作有人可用,有章可循,为成批烧伤病人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临床切实可行。
陈麒羽林依青丁云
关键词:成批烧伤护理流程再造
加药用侧孔针引导在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腔内心电图定位的流程制定及应用
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hy,ECG)定位技术,目前,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上得到广泛应用,且...
施丽华丁云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9
2017年
总结了15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过程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策略。认为建立完善的维护流程,提高输液港的维护技能,才能减少输液港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有效实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血管所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施丽华丁云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
1例左乳癌术后右上肢静脉血栓病人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护理被引量:2
2018年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适用于需要反复输入强酸或强碱、低渗或高渗、发泡剂、刺激性药物以及全胃肠外营养液病人[2]。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了1例左乳癌根治术后右上肢静脉血栓的老年病人,经股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经过精心护理,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堵管,未发生新血栓及肺栓塞。
施丽华丁云冯绮吴惠莲陈敏敏廖丽红
关键词:静脉血栓股静脉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