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风险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11
- 2018年
- "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风险类型包括语言文化差异、宗教矛盾、伦理道德、制度和习俗等方面。其诱发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间利益角逐、区域文化约束、合作制度供给不足和国际互信体系缺乏。对此,应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合作制度框架,塑造价值共同体;协调好与沿线国家之关系,建设利益共同体;促进国际互信体系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
- 邓玲王芳
- 关键词:文化风险命运共同体
-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9
- 2017年
-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 邓玲王芳
-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共享发展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被引量:62
- 2019年
- 农村生态治理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推进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对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逻辑进程阐析的基础上,从当下中国农村社会情境出发,构建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分析框架。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突破农村生态治理在价值理念、治理制度、参与主体、行动能力及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的系统困境。基于此,从培育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文化、构建互联互动的合作治理格局、完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四个维度推进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制度现代化及治理手段现代化,切实提升农村生态治理能力,实现农村生态善治。
- 邓玲王芳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从共同福祉到新型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被引量:6
- 2017年
- 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范式,是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和中国哲学思想的融合与超越,其坚持整体主义发展观,并将实现共同体的共同福祉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工业化、市场化的持续渗透,传统乡村共同体日趋衰落,新农村建设面临集体共同体意识弱化、乡村社区文化式微、生态环境污染等困境。借鉴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构建政治民主型、绿色发展型、农民尊重型、社区繁荣型和农业现代型"五型合一"的新型乡村共同体模式,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 王芳邓玲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