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俭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血浆
  • 3篇血浆内毒素
  • 3篇阴性菌
  • 3篇诊断及预后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革兰
  • 2篇阴性杆菌
  • 2篇脓毒
  • 2篇脓毒血症
  • 2篇重症
  • 2篇革兰阴性
  • 2篇革兰阴性杆菌
  • 2篇革兰阴性菌
  • 2篇肺炎
  • 2篇杆菌
  • 1篇早期疗效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机构

  • 6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黄志俭
  • 3篇孙斐予
  • 3篇吴爱群
  • 2篇郑秀碧
  • 2篇林伟
  • 2篇张江东
  • 1篇罗琴
  • 1篇吴世福
  • 1篇雷利华
  • 1篇余青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危重症哮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致危重症哮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加深对此类危重症哮喘的认识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入我院的危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气管插管通气组和常规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最终有42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常规治疗者26例(A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者16例(B组),单因素分析表明B组中既往有气管插管史、激素依赖、依从性差患者所占比例,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0.05)。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住院时间也显著高于A组(<0.05),而年龄、性别等因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既往有气管插管病史、激素依赖、依从性差可能是导致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情更为危重,病死率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林伟黄志俭孙斐宇吴爱群郑秀璧张江东李娜娜
关键词: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便于我们正确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整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标准将住院患者分为早期治疗有效组和早期治疗无效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入选患者为98例,其中65例为早期有效组,33例为早期无效组。单因素分析表明早期无效组中年龄≥65岁、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胸片示多肺叶病变、呼吸衰竭、CURB-65评分≥3分、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非规范治疗、CURB-65评分≥3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独立因素。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早期失败组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治疗失败虽不多见,但可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年龄≥65岁、非规范治疗、CURB-65评分≥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能是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危险因素。
黄志俭罗琴孙斐予陈轶强吴爱群郑秀碧林伟张江东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
重症监护室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探讨影响重症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入某院急诊ICU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A组)和存活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资...
黄志俭盛晓琛陈轶强吴爱群黄春燕孙斐予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临床预后重症监护室
血浆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的检测对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评估作用。 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急诊ICU脓毒血症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A组)组非革兰阴性菌...
黄志俭雷利华孙斐予余青吴世福郑秀碧吴海苹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脓毒血症内毒素
血浆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的检测对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评估作用. 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急诊ICU脓毒血症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A组)组非革兰阴性菌感染组(B组);根据预后情况,又分为存活组(C组)和死亡组(D组).采用鲎试剂的显色基质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以≥0.4EU/ml为阳性结果,分别分析比较两组的内毒素检测的阳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诊曲线(ROC)分析血浆内毒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结果 最终有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A组56例,B组22例,C组59例,D组19例;内毒素检测阳性者,A组27例,B组8例,C组23例,D组12例.A组与B组,C组与D组,两组间内毒素检测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以≥0.4EU/ml为界点,血浆内毒素检测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血症的灵敏度为53.6%,特异度为59.1.9%,阳性预测值为77.14%,阴性预测值为32.56%,曲线下面积为0.625(p〉0.05).结论 血浆内毒素检测并不能作为诊断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血症的诊断指标,对其预后无评估作用.
黄志俭雷利华孙斐予余青吴世福郑秀碧吴海苹
关键词:内毒素革兰阴性杆菌脓毒血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的诊断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的检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2例,根据内毒素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内毒素检测阳性组29例(A组)组及内毒素检测阴性组23例(B组);采用鲎试剂的显色基质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以≥0.4EU/mL为阳性结果,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 A组合并真菌感染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合并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内毒素检测可能不是作为诊断革兰氏阴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诊断指标,对其预后评估无明显作用。
周红卫黄志俭
关键词: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