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10H指数:3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住院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了解其耐药现状,以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用药。方法从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按标准计算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对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记录结果。结果分离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TZP 100%、SCF 100%、IMP 100%、MEM 100%、AK 94.4%、ATM90.7%、FEP 90.7%、CAZ 83.3%、FOX 74.1%、NET 72.2%、K 61.1%、F 61.1%、CTX 51.9%、CXM 50.0%、TOB44.4%、KF 42.6%、CN 27.8%、OFX 24.0%、LEV 24.0%、NOR 24.0%、CIP 24.0%、PIP 14.8%。检测大肠埃希菌部分耐药基因,包括CTX-M-1基因、aac(3)-I基因、aac(3)-II基因、aac(6)-I基因、aac(6)-II基因、TEM基因、SHV基因、qnr基因、qacE△1-sull基因、VEB基因、PER基因以及CARB基因,其中CTX-M-1基因、TEM基因、SHV基因、aac(3)-II基因、qacE△1-sull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6.7%、29.6%、9.3%、7.4%和70.4%。结论住院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并且耐药机制复杂,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杨元马丽袁正洲李作孝
- 关键词:脑卒中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
- 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巴曲酶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采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发EAE动物模型。观察小鼠发病潜伏期、进展期和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计算其相对阳性面积。结果:与EAE对照组比较,巴曲酶各治疗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进展期明显缩短,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关系;巴曲酶各治疗组中纤维蛋白沉积量较EAE组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EAE对照组、巴曲酶各治疗组的纤维蛋白沉积量与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与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巴曲酶通过减少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而发挥对EAE的保护作用。
- 杨元马丽李作孝
- 关键词:巴曲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纤维蛋白
- 浅析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目的:阐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从临床试验机构建设、质量控制、主要研究者(PI)、受试者保护的角度分析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我国临床研究水平距离发...
- 马丽
- 关键词:临床试验机构质控
-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更名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1]。初诊ITP患者中,大约有不到10%在脾切除之后仍然需要接受其它治疗而被定义为难治性ITP[2]。
- 马丽李晓明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切除
- 白芍总苷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03
- 2010年
- 白芍总苷属毛茛科植物中的一类化学成分,含有多种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可在多个环节影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炎症过程,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 马丽李作孝
- 关键词:白芍总苷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
- 浅析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目的:阐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从临床试验机构建设、质量控制、主要研究者(PI)、受试者保护的角度分析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我国临床研究水平距离发...
- 马丽
- 关键词:临床试验机构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