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元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实验性自身免...
  • 3篇实验性自身免...
  • 3篇自身免疫性脑...
  • 3篇免疫
  • 3篇脑脊髓
  • 3篇脑脊髓炎
  • 3篇脊髓炎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肠肽
  • 2篇活性
  • 2篇活性肠肽
  • 2篇肠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定量
  • 1篇低剂量
  • 1篇毒蛇
  • 1篇毒蛇咬伤
  • 1篇炎性蛋白
  • 1篇咬伤

机构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作孝
  • 7篇杨元
  • 3篇袁正洲
  • 2篇陶涛
  • 2篇马丽
  • 1篇周燕莉
  • 1篇兰永树
  • 1篇张淑江
  • 1篇肖正远
  • 1篇张伶姝
  • 1篇周游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住院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了解其耐药现状,以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用药。方法从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按标准计算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对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记录结果。结果分离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TZP 100%、SCF 100%、IMP 100%、MEM 100%、AK 94.4%、ATM90.7%、FEP 90.7%、CAZ 83.3%、FOX 74.1%、NET 72.2%、K 61.1%、F 61.1%、CTX 51.9%、CXM 50.0%、TOB44.4%、KF 42.6%、CN 27.8%、OFX 24.0%、LEV 24.0%、NOR 24.0%、CIP 24.0%、PIP 14.8%。检测大肠埃希菌部分耐药基因,包括CTX-M-1基因、aac(3)-I基因、aac(3)-II基因、aac(6)-I基因、aac(6)-II基因、TEM基因、SHV基因、qnr基因、qacE△1-sull基因、VEB基因、PER基因以及CARB基因,其中CTX-M-1基因、TEM基因、SHV基因、aac(3)-II基因、qacE△1-sull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6.7%、29.6%、9.3%、7.4%和70.4%。结论住院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并且耐药机制复杂,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杨元马丽袁正洲李作孝
关键词:脑卒中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
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
2014年
患者,女,51岁,因双下肢水肿、麻木1年,皮肤色素沉着、四肢无力7个月于2014年4月17日入院。2013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伴远端麻木。尿常规: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0.159 g/24h;考虑诊断为"肾炎综合征?"。给予利尿、抗炎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不明显自动出院。2013年10月,患者出现腹胀、纳差、颜面部及四肢皮肤发黑、粗糙,伴双下肢疼痛乏力,自认为是药物中毒。
杨元陶涛袁正洲李作孝
关键词:双下肢水肿POEMS综合征首发表现凹陷性水肿尿蛋白定量肾炎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多发性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及神经元退化的慢性神经炎症,其病因尚不明确,然而在所有M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都存在自身免疫紊乱过程,对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理学研究显示,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和自身反应性的Th1细胞及Th17细胞参与了该病的病理过程。
杨元李作孝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抗原提呈细胞AUTOIMMUNE脱髓鞘腺苷酸环化酶
西维来司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西维来司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阳性药物[醋酸泼尼松片5 mg/(kg·d)]组和西维来司钠低、中、高剂量[5、8、10mg/(kg·d)]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全脊髓匀浆作为免疫抗原建立EAE模型,建模当天开始ip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6 d。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观察其脑和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其外周血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CCL3)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CCL5)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IFN-γ、CCL3、CCL5含量增加,IL-4含量降低(P<0.01),组织呈现髓鞘脱失和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西维来司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CCL3、CCL5含量降低(P<0.01),脱髓鞘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均减轻,阳性药物组和西维来司钠高剂量组大鼠的IFN-γ含量降低、IL-4含量增加,西维来司钠中剂量组大鼠IL-4含量增加(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效果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西维来司钠能有效减轻EAE模型大鼠髓鞘脱失和炎症细胞浸润,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外周血中IFN-γ含量、增加IL-4含量、抑制CCL3和CCL5表达有关。
周游张伶姝杨元张淑江李作孝
关键词:西维来司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毒蛇咬伤致脑梗死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了解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毒蛇咬伤患者的脑梗死发病时间多为咬伤后2 d内,咬伤后4 h为高发期;梗死灶在前循环和后循环均有发现,但无同时累及前、后循环者;患者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低,死亡率较高,儿童和青少年预后较差。结论毒蛇咬伤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有效的临床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袁正洲周燕莉杨元兰永树肖正远李作孝
关键词:蛇咬伤脑梗死发病机制
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巴曲酶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采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发EAE动物模型。观察小鼠发病潜伏期、进展期和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计算其相对阳性面积。结果:与EAE对照组比较,巴曲酶各治疗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进展期明显缩短,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关系;巴曲酶各治疗组中纤维蛋白沉积量较EAE组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EAE对照组、巴曲酶各治疗组的纤维蛋白沉积量与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与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巴曲酶通过减少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而发挥对EAE的保护作用。
杨元马丽李作孝
关键词:巴曲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纤维蛋白
血管活性肠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oca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的防治作用及其免疫...
杨元李作孝陶涛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高剂量低剂量组织匀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