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滑坡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基础
  • 1篇地基基础工程
  • 1篇电性
  • 1篇学习机
  • 1篇数据分解
  • 1篇顺层
  • 1篇顺层滑坡
  • 1篇隧道
  • 1篇隧道洞口
  • 1篇铁矿
  • 1篇铜矿
  • 1篇浅层
  • 1篇热电性
  • 1篇金矿
  • 1篇金矿床
  • 1篇矿床
  • 1篇滑坡变形
  • 1篇黄铁矿

机构

  • 5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朱涛
  • 4篇翟会君
  • 4篇翟亚锋
  • 2篇炎杉杉
  • 1篇陈冲
  • 1篇陈茜
  • 1篇高轩
  • 1篇冯建涛

传媒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回归-ELM神经网络模型的滑坡变形及失稳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7年
为准确预测滑坡的变形趋势,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提出了基于变形预测和检验的趋势判断模型。首先,利用回归分析,拟合得到滑坡的变形曲线,再利用组合权值,实现拟合结果的组合,得到滑坡变形的初步预测结果;其次,利用极限学习机(ELM神经网络)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将修正结果与初步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滑坡变形的综合预测值;最后,利用秩相关系数检验与Mann-Kendall检验,对滑坡变形趋势进行判断,以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经过实例检验得出,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其组合预测及误差修正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预测精度及稳定性,且两检验模型的结果均与预测结果相符,相互验证了其可靠性。因此,预测模型能对滑坡变形趋势进行综合判断,为滑坡的变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翟会君翟亚锋朱涛炎杉杉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滑坡极限学习机MANN-KENDALL检验
基于自掘性多尺度识别的隧道洞口老滑坡复活变形预测
2025年
为实现滑坡变形的高精度预测,以隧道洞口段复活滑坡为背景,利用变分模式分解开展滑坡变形数据的模态识别,并结合移动平均法进行趋势位移分析,将滑坡变形数据分解为趋势位移和随机位移;在滑坡变形数据分解基础上,利用猎食者算法和双向长短期记忆构建趋势位移预测模型,再在数据自掘性、多尺度分析基础上,通过BP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实现随机位移预测.结果发现,受隧道洞口段施工影响,洞口滑坡变形特征显著,并由3个监测点的预测结果统计,得到预测结果的E MAP值介于2.01%~2.05%,T_(t)值介于162.45 ms~185.45 ms,预测模型不仅具有较优的预测精度,还具较强的稳定性,能有效掌握滑坡变形规律,为滑坡后续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翟会君朱涛翟亚锋
关键词:滑坡数据分解
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自从发现世界性的斑岩铜矿带内的含矿斑岩具有埃达克岩性质,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的关系就成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就两者的关系发表了不同的见解。通过对两个世界性斑岩铜矿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最具成矿潜力的含矿斑岩不是典型的岛弧岩浆岩,而是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斑岩,因此认为埃达克岩是斑岩铜矿的成矿母岩。
翟会君朱涛高轩炎杉杉
关键词:埃达克岩斑岩铜矿
浅层顺层滑坡成灾机制分析及其稳定性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为准确掌握浅层顺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合理评价其稳定性,基于滑坡所处地质条件,先开展其成因机制分析,再利用传递系数法和变形预测模型分别开展滑坡稳定性的现状评价及预测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浅层顺层滑坡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且由于浅层滑坡的滑体厚度较薄,受外界扰动影响易较大,因此,浅层滑坡对各类因素的敏感性均较强。在滑坡稳定性现状评价结果中:天然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21,属稳定状态;暴雨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02,属欠稳定状态;地震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09,属基本稳定状态。在滑坡稳定性预测评价结果中,滑坡各监测点位置处的变形预测速率均一定程度上大于现有变形速率,说明滑坡后续累计变形仍会进一步加速,其说明在本次监测时段后的滑坡稳定性将趋于减弱,需尽快开展此滑坡防治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浅层顺层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朱涛翟亚锋翟会君
关键词:传递系数法
胶土堆东-沙旺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2017年
本次工作在土堆-沙旺金矿床-220m~100m范围的6个钻孔中采集了13件矿石样品,从每件样品中随机挑出约120粒黄铁矿单晶进行热电性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少量黄铁矿的导型为N型或者P型,大多数黄铁矿的导型为N-P混合型。因此可以认为取样标高已经接近矿体的尾部,深部虽然还有部分矿体,但是找矿潜力有限。根据黄铁矿导型综合值等值线图可以推测工作区内可能在黄铁矿导型综合值接近0的区域成矿较好。
翟亚锋陈茜牛宇航冯建涛王亚南翟慧君冯波朱涛陈冲
关键词:黄铁矿热电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