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晨颖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内翻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评价
  • 2篇入路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腓骨
  • 2篇外翻
  • 2篇外骨骼
  • 2篇膝内
  • 2篇膝内翻
  • 2篇膝外翻
  • 2篇后外侧
  • 2篇关节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2篇穿戴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苏州市中西医...

作者

  • 12篇吴晨颖
  • 8篇李柳炳
  • 3篇徐炜
  • 2篇陆宽
  • 1篇陈光强
  • 1篇刘蓉
  • 1篇杨毅
  • 1篇窦欣
  • 1篇顾军
  • 1篇张文
  • 1篇范国华
  • 1篇潘仕文
  • 1篇龚建平
  • 1篇张博
  • 1篇王璐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行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增强扫描期间不同时相的CT值,以及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到达峰值时间(TP)。结果 86例患者中,CR 18例(20.93%)、PR 24例(27.91%)、SD 23例(26.74%)、PD 21例(24.42%),缓解率为48.8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增强CT扫描25 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高于0 s时相(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后扫描0 s、25 s、60 s时相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后扫描0 s、25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BF、BV、PS、M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前BF、BV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治疗后BF、BV、PS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MTT显著高于治疗前,并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可反映肿瘤体积和血管功能变化,对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陆宽张博窦欣潘仕文吴晨颖刘蓉
关键词:灌注成像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一种穿戴式影像学评价的辅助固定外骨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影像学评价的辅助固定外骨骼,包括腰部部件,所述腰部部件下方通过上连接有髋关节部件连接有伸缩部件一。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整体的设计,拍摄前,医生协助患者穿戴,穿戴完成后,在拍摄前将其调整到内翻或外...
顾增辉李柳炳吴晨颖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万向螺钉的有限元分析
2025年
背景:通过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时,腓骨头与外侧平台间隙差无法满足所有患者行钢板后置。目的:有限元法分析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过程中钢板横臂万向螺钉角度以及数量不同导致固定强度的差异。方法:选用一名30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至踝关节的CT图像,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是否后置分为后置组和非后置组,后置组根据2枚万向螺钉的偏移角度分为A-D组(0°,5°,10°,15°);非后置组根据2枚万向螺钉的偏移角度分为E,F组(0°,15°)。采用有限元法评估250,500,750 N载荷下的von Mises应力分布、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压缩位移,探究各组之间的力学差异。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750 N载荷水平下,内固定装置的最大压缩位移趋势为D
胡正辉张文衡红全任伟志吴晨颖顾增辉彭建李柳炳徐炜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CT与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DA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脑外伤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MRI以及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DAI的病灶检出数量,同时对不同类型、是否出血以及不同位置病灶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I确定的病灶总数为156个,平均(3.12±2.43)个;CT确定的病灶总数为103个,平均(2.06±1.47)个;MRI检查病灶均数明显多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方式下弥散性脑肿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66.0%、48.0%)明显高于CT(34.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方式下非出血病灶的检出率(66.0%)明显高于CT(30.0%)(P<0.05);MRI检查方式下皮质下脑白质、基底节、胼胝体的病灶检出率(64.0%、40.0%、56.0%)明显高于CT(36.0%、18.0%、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临床诊断中,MRI相比CT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弥散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类型以及皮质下、基底节以及胼胝体等位置的病灶检查中敏感性更高,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MRI检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吴晓芬王璐吴晨颖
关键词:CTMRI病灶
营养状况的筛查、评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3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数量逐年递增。营养不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普遍存在,会显著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死亡率。本文旨在回顾总结不同生物标志物、营养不良筛查工具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使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学地进行营养干预及治疗,从而为促进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
吴韦成郭哲宁胡正辉顾增辉吴晨颖顾军徐炜李柳炳
关键词:营养不良髋部骨折营养筛查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手术入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单侧柱骨折的发生率为12.54%,而后外侧柱骨折的发生率高达62.69%[1]。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主要为伸展内翻、伸展外翻、屈曲内翻和屈曲外翻,并且按Schatzker分型分为伸展、屈曲、内翻、外翻四个维度,用于评价损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医师进行手术方案制定[2]。
胡正辉(综述)吴晨颖顾增辉章少典李柳炳
关键词:SCHATZKER分型手术入路内翻手术方案
肺肉瘤样癌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指分化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上较少见,PSC区别于其他种类肺癌的特征为肉瘤样分化或含有肉瘤成分,预后与普通肺癌不同,其发病率较低,占NSCLC的0.3%-4.7%[1],术前诊断较困难。
吴晨颖杨毅陈光强陆宽龚建平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肉瘤样分叶征左肺上叶钙化灶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腹部CT表现和CT定量参数特征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和CT定量参数特征。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72例,其中Child-Pugh A级26例、Child-Pugh B级21例和Child-Pugh C级25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25名。使用飞利浦64排CT行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选择感兴趣区,获取肝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和肝动脉灌注量(HAP)。结果72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出现较典型的肝硬化CT表现、肝功能损伤的血生化学改变和脾功能亢进症表现;健康人腹部CT灌注参数BV、BF、MTT、HAF和HAP分别为(47.3±8.2)ml/100g、(211.9±42.1)ml/min/100g、(12.9±3.1)s、(0.2±0.0)和(16.3±7.9)ml/min/100g,Child-Pugh A级患者分别为(40.8±7.6)ml/100g、(183.1±37.2)ml/min/100g、(15.8±3.7)s、(0.3±0.0)和(19.1±8.8)ml/min/100g,Child-Pugh B级患者分别为(35.5±6.9)ml/100g、(124.7±33.2)ml/min/100g、(19.2±4.5)s、(0.3±0.0)和(24.5±9.9)ml/min/100g,Child-Pugh C级患者分别为(24.8±8.4)ml/100g、(115.5±28.1)ml/min/100g、(24.6±5.5)s、(0.4±0.1)和(33.5±12.5)ml/min/100g,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行CT检查能够了解肝脾形态学改变信息,测量CT灌注参数也能够为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叶莉吴晨颖宋斌
关键词:肝硬化血吸虫病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
动态调整外固定架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女,67岁,因“车祸致多发伤6h”于2019年6月29日收入我院。患者6h前下班路上骑电动三轮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当时神志清楚,诉胸、腹部痛及右下肢疼痛、流血,不能行走,立即被送至医院就诊。查体:右侧小腿肿胀、畸形,局部开放性伤口10cm×3cm,皮肤条件差,局部伤口污染,假关节形成,骨折端外露,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可。
顾增辉吴晨颖胡正辉章少典徐炜李柳炳
关键词:假关节形成开放性伤口骨折端末梢血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肌骨超声和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肱三头肌肌腱断裂伴骨化性肌炎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和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肱三头肌肌腱断裂伴骨化性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肱三头肌肌腱断裂伴骨化性肌炎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行肌骨超声诊断与MSCT诊断,总结2种诊断方式影像特征,对比2种诊断方式准确率以及具体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肌骨超声诊断显示肱骨滑车近处肱三头肌肌腱纤维连续中断,断端中间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近侧断端肌腱不规则强回声,与边缘无明确分界;MSCT诊断显示早期边缘呈斑点状稍高密度钙化灶,中期显示等-稍高-高密度分层征象,晚期病变边界清晰;肌骨超声对肱三头肌肌腱断裂及骨化性肌炎检出率分别为88.9%、97.2%,均高于MSCT诊断的66.7%,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以及关节积液检出率分别为27.8%、22.2%、16.7%,明显高于MSCT的8.3%、5.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诊断肱三头肌肌腱断裂伴骨化性肌炎准确率高于MSCT,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以及关节积液检出率也明显高于MSCT,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吴晨颖吴晓芬范国华李柳炳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多层螺旋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