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宽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血肿扩大
  • 2篇瘤样
  • 2篇脑出血
  • 2篇成像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造影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性
  • 1篇眼眶
  • 1篇样癌
  • 1篇原发恶性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支气管动脉栓...
  • 1篇支气管动脉造...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淮安市肿瘤医...

作者

  • 10篇陆宽
  • 7篇范国华
  • 7篇沈钧康
  • 6篇徐亮
  • 6篇时代
  • 6篇金丹
  • 6篇龚建平
  • 5篇钱铭辉
  • 3篇陈光强
  • 2篇蔡武
  • 2篇张博
  • 2篇吴晨颖
  • 1篇居胜红
  • 1篇刘蓉
  • 1篇杨毅
  • 1篇郭盛仁
  • 1篇窦欣
  • 1篇朱建兵
  • 1篇潘仕文
  • 1篇王志兵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平扫漩涡征与黑洞征在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比较CT平扫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2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按照有无出现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按照按征象的有无再将患者分为征象阳性组与征象阴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准确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7例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21例(36.8%),黑洞征17例(29.8%);153例血肿未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12例(7.8%),黑洞征22例(14.4%);影像学征象阳性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入院收缩压显著升高,破入脑室者比例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漩涡征阳性(33例)与漩涡征阴性(17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洞征阳性患者(39例)的初始血肿量较黑洞征阴性患者(171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漩涡征和黑洞征"阳性患者初始血肿量较阴性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577与0.5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收缩压、漩涡征与黑洞征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CT平扫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漩涡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更大。
王业青时代陆宽金丹王锐徐亮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钱铭辉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漩涡征
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行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增强扫描期间不同时相的CT值,以及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到达峰值时间(TP)。结果 86例患者中,CR 18例(20.93%)、PR 24例(27.91%)、SD 23例(26.74%)、PD 21例(24.42%),缓解率为48.8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增强CT扫描25 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高于0 s时相(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后扫描0 s、25 s、60 s时相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后扫描0 s、25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BF、BV、PS、M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前BF、BV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治疗后BF、BV、PS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MTT显著高于治疗前,并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可反映肿瘤体积和血管功能变化,对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陆宽张博窦欣潘仕文吴晨颖刘蓉
关键词:灌注成像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并发造影剂脑病一例
2020年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71岁,2011年3月行食管癌切除术,6年来反复出现咯血症状,每次均在止血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018年1月20日患者再次出现咯血,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治疗。CT检查提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遂于2018年1月25日在本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分别对右支气管动脉远端、支气管动脉主干及左侧肋间动脉进行栓塞,术中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150 mL(浓度为30 g/100 mL)。术后仍出现反复痰中带血,因症状逐渐加重,患者于2018年8月13日再次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病史。入院后,给予患者头孢匹胺抗感染及止血、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咯血症状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明确患者支气管动脉情况并予以处理,于8月17日穿刺右股动脉对患者施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造影显示左侧两支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左侧一支气管动脉血管明显增粗,紊乱,可见小片状可疑出血染色,遂对左侧两支与肋间动脉共干的支气管动脉分别予以栓塞,术中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100 mL(浓度为30 g/100 mL)。
王业青陆宽金丹时代徐亮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钱铭辉
关键词: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栓塞头孢匹胺介入科造影剂
胃癌64排螺旋CT征象与病理TN分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价64排螺旋CT扫描胃癌征象与病理TN分期相关性。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64排CT检查的胃癌病例,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在ADW4.3工作站对图像重建与观察,观察病灶长度和厚度、部位、大体形态、病灶强化程度、浆膜征象,分析胃癌CT征象与病理TN分期相关性。结果 503例胃癌病灶长度为(57.3±22.7)mm;厚度(12.6±5.2)mm。胃癌长度和厚度与病理TN分期有相关性(P<0.01)。好发部位为胃窦及胃底贲门部。大体类型为蕈样型胃癌最常见。胃癌的发生部位与胃癌T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N分期有相关性(P<0.01)。胃癌大体形态与胃癌病理TN分期间无相关性(P均>0.05)。胃癌不同病理T分期病灶平扫和动脉期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胃周脂肪模糊在T3期中最为常见(87.95%);T1、T2期中无浆膜高强化征,T4期浆膜高强化征发生率50.00%。浆膜征象与胃癌的T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64排CT征象与病理TN分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王志兵朱建兵沈钧康陈光强陆宽郭盛仁张博
关键词:胃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分期
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与成熟性畸胎瘤的CT定量与征象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CT对于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IT)与成熟性畸胎瘤(M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IT和14例MT患者的CT资料,观察并测量两种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学特征、密度以及强化程度,结果与病理对照。IT和MT大小、各期密度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T征象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IT的软组织成分呈明显"网格状"强化,并较MT表现出延迟强化的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的脂肪及钙化成分多分布在病灶中央,并散在分布于软组织成分内,而MT的脂肪及钙化成分多分布于病灶边缘(P<0.05)。IT病灶内钙化灶数量多于MT(P<0.05)。结论IT与MT在CT强化特点及形态学征象上具有一些显著的差异点,有助于两者的术前鉴别。
陆宽金丹徐亮时代陈光强范国华龚建平沈钧康钱铭辉
关键词:卵巢畸胎瘤
肾上腺腺瘤样瘤MRI表现1例报道被引量:1
2022年
腺瘤样瘤是一种少见的、一般发于男女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罕见于肾上腺。肾上腺腺瘤样瘤磁共振成像(MRI)上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弥散不受限,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最终诊断还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面首选手术切除并需定期随访复查。
周秀智杨君琳翟笃昌陆宽蔡武范国华居胜红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腺瘤样瘤磁共振成像病例报告
光谱CTA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核心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A区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梗死核心和半暗带的价值,进一步探究梗死核心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AI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将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的患者作为训练集,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的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头颈部光谱CTA及颅脑CT灌注成像检查。以CTP为参照,按照脑组织低灌注区是否出现梗死核心将患者分为梗死核心组与无梗死核心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梗死核心的独立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对梗死核心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3例AIS患者,其中训练集有112例,验证集有51例。训练集的两组患者在碘密度值、有效原子序数值、高血压、甘油三酯及中性粒细胞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rism软件测定碘密度值和有效原子序数值在梗死核心区和半暗带区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15 mg/mL和7.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碘密度值、高血压是AIS梗死核心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是独立保护因素。碘密度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59),敏感度为70.27%,特异度为90.67%,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验证集的ROC曲线分析结果与训练集一致。结论光谱CT参数碘密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具有区分AIS患者梗死核心区和半暗带区的潜能。碘密度值、高血压是AIS梗死核心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是独立保护因素,其中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参数碘密度值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顾燕时代王业青徐丹丹肖奥齐金丹陆宽蔡武范国华沈钧康徐亮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
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诺模图模型建立与多角度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建立一个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诺模图模型并进行多角度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348例脑出血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男236例,女112例,年龄18~94(62.0±14.6)岁。按照有无出现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121例)与血肿未扩大组(227例),并进行组间比较,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血肿扩大有关的预测因素并建立诺模图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分别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最后运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两组间发病时间、漩涡征、口服抗凝药物史、入院收缩压、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红细胞(RBC)分布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7(1.0,2.5)h比2(1,3)h、72例(59.5%)比94例(41.4%)、17例(14.0%)比15例(6.6%)、(170.69±29.19)mmHg(1 mmHg=0.133 kPa)比(163.84±26.07)mmHg、11(8,14)分比14(10,15)分、44.3%(41.2%,46.8%)比42.4%(40.1%,45.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OR=0.809,95%CI:0.682~1.961)、漩涡征(OR=0.562,95%CI:0.349~0.905)、口服抗凝药物史(OR=0.394,95%CI:0.180~1.861)以及入院GCS(OR=0.881,95%CI:0.815~1.952)为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以这4个因素建立起诺模图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95%CI:0.687~0.805),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模型的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对血肿扩大的预测概率能较好拟合实际概率,校准度高;DCA分析表明该模型域概率范围为14%~72%,范围较大,临床实用性较强。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血肿扩大的一致性指数为0.703,区分度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诺模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区分度及临床实用性均较好,为临床及时识别可能发生血肿扩大的脑�
王业青时代陆宽金丹王锐徐亮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钱铭辉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
肺肉瘤样癌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指分化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上较少见,PSC区别于其他种类肺癌的特征为肉瘤样分化或含有肉瘤成分,预后与普通肺癌不同,其发病率较低,占NSCLC的0.3%-4.7%[1],术前诊断较困难。
吴晨颖杨毅陈光强陆宽龚建平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肉瘤样分叶征左肺上叶钙化灶
眼眶原发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一例
2021年
患者女,90岁,因发现左眼上睑内眦部肿物4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9年4月10日发现左眼上睑内眦部肿物,约黄豆大小,无红肿、疼痛,未给予特殊处理。肿物逐渐增大,出现触痛,遂于2019年8月1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无神经纤维瘤病史、放射性接触史和恶性肿瘤史。入院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1,左眼上睑内上方及眉弓部触及鸡蛋大小肿物,质硬,伴压痛,活动度差,侵及眶内,上眼睑下垂,左眼球外转和内转稍受限,双眼晶状体混浊,余正常。
王业青王锐时代陆宽金丹徐亮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钱铭辉
关键词: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眼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