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倩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构式“X+什么的”语用功能考察及偏误探析
- 2024年
- “X+什么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列举表达构式,在自然会话中的语用功能十分丰富,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常因为不完全掌握其语用功能而出现交际偏误。基于BCC语料库考察发现,“X+什么的”具有例举与列举、规约语义范畴的基本功能,以及推测可能、情感表达、焦点凸显、补叙想象的话语标记功能。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归纳出该构式主要有误用、赘余、遗漏和停顿错误四种偏误类型,其中误用和赘余属于语用偏误,建议教学中适度输入、加强对比、情境教学,以期优化该构式语用功能的习得效果。
- 张百慧杜文倩
- 关键词:列举助词构式分析
- 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论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
-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究其原因,对东西方文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与巧妙融合及创新应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芥川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上有着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占到了他小说近半数的历史...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融汇
- 文献传递
- 俄罗斯涡轮钻井技术主要进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 提高钻井速度进而提高油气藏勘探开发进度和经济效率,对石油工程领域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钻井费用在石油勘探开发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各油气钻井服务公司的重要任务借助完善的设计先进的技术...
- 杜文倩
- 关键词:涡轮钻具钻井复合钻进
- 文献传递
- 论作家文学对民间童话的创造性传承与建构——以芥川龙之介的《桃太郎》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民间童话桃太郎在日本家喻户晓,为日本文学提供了一套经典的、稳定的叙事话语和价值体系。1924年,作家芥川龙之介借用这一题材创作了小说《桃太郎》,对主人公桃太郎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以及整个童话的结局都作了颠覆性改编。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文学与民间童话都得到极大提升和延伸,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多元的体系。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传承
- 母性与人性的碰撞——试析芥川龙之介的《母》被引量:4
- 2005年
- 《母》是芥川龙之介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母性与人性本是毫无冲突的,母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广义的人性也涵盖着母性。但在小说中,两者却违背常理的发生碰撞,成为表现“探索人性”这一文学主题的特殊方式。从心理描写和作品主题两方面进行剖析研究,让读者进一步体会芥川丰富的文学表现力,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其作品。
- 杜文倩
- 关键词:母性日本文学
- 论《戈拉》的情感世界
- 2002年
- 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堪称印度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作品以两个孟加拉家庭为舞台 ,塑造了以友情、爱情、亲情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诸多进步人物形象 ,在融洽的情感世界中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感情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同时也批判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教派偏见、复古倾向。友情、爱情、亲情在小说中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人类情感的范畴 ,更多的成为人物追求进步、探索光明的推动力 ,引导他们走上了正确的反帝爱国斗争道路 ,使读者在感受真挚的人间真情的同时 ,更体会到了小说中强烈的爱国主义。
- 杜文倩
- 关键词:友情爱情亲情情感世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
- 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
-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被称作“大正文学的象征”,他生命的完结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终结。基于芥川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坛的巨大声誉,以及芥川与中国文化之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本文尝试从宏观上把握“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这一课题,以芥...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 文献传递
- 溯寻与误读——芥川龙之介的近代中国之行被引量:1
- 2006年
- 1921年3月到7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到中国,试图以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获得的印象为参照,寻找对应物,追溯“中国情趣”。但当亲眼目睹到落后停滞的现实状况,原本满怀期待的芥川感到极大的失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误读,甚至轻视、排斥。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层的历史和文化原因,在大正时期的日本作家中具有一定普遍性。
- 杜文倩
- 关键词:误读芥川龙之介中国情趣
- 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芥川龙之介与中国
-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被称作“大正文学的象征”,他生命的完结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终结。基于芥川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坛的巨大声誉,以及芥川与中国文化之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本文尝试从宏观上把握“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这一课题,以芥...
- 杜文倩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 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现在的人们以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的及时性,更多的人已经开始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除了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人们还可以在网上交友,信息分享和进行其他的网络活动。网络活动的增多,网络语言也开始繁荣起来。为了适应网络的特殊环境,网络语言在汉语言的词汇、语法、发音和构成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本文将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网络语言对汉语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 杜文倩
- 关键词:网络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