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汉
- 作品数:27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文学创作者多重身份认同与道德选择的不确定性--兼评库切文学创作的多元生命伦理观
- 2013年
- 身份认同与道德选择日益成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他者"呼之欲出。成为20世纪当代伦理思想转向的显著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其文学创作展示了多重身份认同和道德选择的不确定性。库切不能认同白人身份,也不认同南非黑人,他缺乏黑人生存体验。库切同情南非黑人,但后殖民时代南非黑人实施暴力复仇的现实,让他在黑人获得解放与自由的限度问题上持保留态度。此外,生命伦理在当下炙手可热,与库切的多元伦理观一脉相承。库切主张敬畏所有的生命,引发了对生命伦理的终极思考。
- 王珺鹏高文汉
- 关键词:伦理身份认同多元性敬畏生命
- 吉川英治《三国志》底本问题考究——兼考《通俗三国志》的底本问题被引量:2
- 2016年
- 日本近代历史小说家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改写本。作者在基本人物与故事情节没有脱离原作的前提下,对人物进行了重新塑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吉川版‘三国演义’",本文一方面分析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所据底本问题,另一方面对其底本——《三国演义》的日本初译本《通俗三国志》的底本问题也做相关考证。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论文进行指谬工作。
- 武鹏高文汉
- 中洲文学的思想内涵
- 2003年
- 三岛中洲 (1830 - 1919)为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儒学家、教育家、汉文学作家 ,与重野成斋、川田江并称为明治三文宗。中洲“奉孔学”、“最好姚江”,其文学创作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 ,表现出“义利合一”、“竞争谦让相济”等经纶思想以及“日新世用”、兼容并蓄等育人理念。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日本近代文学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 高文汉
- 论殖民主义维度下的种族标识与民族权力话语
- 2014年
- 当代文论中,种族和后殖民理论颇受关注,并呈现多元化的理论批评态势。种族是一种区分人类群体的标识,生物学范畴下的种族,是根据人类基因的遗传差异及其生态环境、身体形态等因素,对人类群体进行的科学分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种族更倾向于被看作是一种附加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对特定人群的某种偏见及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对现代性全面反思所形成的对传统文化权力和话语霸权的质疑不断涌现。其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当代白人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此语境下反传统话语霸权的最强音,他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与特色,书写了后殖民语境下族群社会生存所遭受的诸多危机与困境,并据此希冀寻求后殖民主义社会种族和解之法器与民族国家民族共生共荣自我救赎之路径。
- 王珺鹏高文汉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影响被引量:8
- 1991年
- 《源氏物语》是物语文学的高峰,日本古代文学史上无双的巨著。它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一向为世人所重视。我国学者以《日语学习与研究》为园地,围绕作品的文学价值、审美理念等,也发表了不少卓有见地的评论文章。本文拟从另一个角度,即运用比较文学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白氏文集》和《史记》对《源氏物语》的整体影响和局部渗透。
- 高文汉
- 关键词:《源氏物语》中国古代文学物语文学紫式部讽喻诗审美理念
- 存在论视域下的蕉风俳论
- 2019年
- 松尾芭蕉倡导"虚实""不易、流行""风雅之诚"等俳风,世人遂称之为"蕉风"。蕉风俳论是对存在之美的深刻阐释。"虚实"论受到中国老庄思想的影响,为蕉风俳论从存在论中寻找审美依据;"不易、流行"论在存在论视野中肯定二者本源上的同一性,提倡追求"永恒的瞬间",将审美主体和对象从时间中解放出来,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风雅之诚"是对存在的真实领会,它从审美体验的角度要求审美主体挣脱主观情感和客观概念的束缚,与审美对象以静观式交感的方式共生共存。
- 赵艳华高文汉
- 关键词:审美
- 论平安诗人菅原道真被引量:5
- 2002年
- 至明治时代末期,日本文学始终存在两大 支脉:一是日本汉文学,一是和文学。诞生在平安 朝初期的菅原道真是日本最伟大的诗人、卓越的 政治家和教育家。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 格多样;在京创作的宫苑诗,诗风绮靡典丽,表现 出平安贵族的唯美主义倾向;两次左迁,使他的诗 走出了皇宫高墙,开始贴近社会现实,从而摆脱了 贵族式的缠绵悱恻,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创 作理念,为其诗注入了生命和灵魂。
- 高文汉
- 关键词:菅原道真诗人明治时代作品题材汉文学绮靡
- 中日神话比较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世界各民族的童年时期,都曾有过自己美妙动人的神话。天上和人间浑然一体,人与动物打成一片,羲和御日,嫦娥奔月,羿射九日,二郎担山等等,它作为早期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身生活的结晶,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始终具有神奇的魅力。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自古就有人员往来与交流的历史。尽管神话形成的年代久远,两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大不相同,但是究其本源.不论在内涵气质上,还是在外观形态上,两国神话都有许多共同点或相似之处。我国神话大多产生在原始的氏族社会里,但现在看到的却都是封建社会的文字记载。我国古代没有系统地记载神话的专书。
- 高文汉
- 关键词:盘古神话古代神话各民族封建社会创世神话
- 日本和歌的修辞技巧——以双关和“缘语”为中心被引量:4
- 2009年
- 双关、"缘语"是日本和歌重要的修辞方式。双关语多使被修饰部分形成双重结构,即表面上描写景物世象,实则暗示人的意念、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感情。"缘语"是日本人独创的表现形式,即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联词相互照应,令人产生某种联想,幻化出虚实相间的美妙境象,进而达到拓展表现空间,丰富作品内容与蕴涵的目的。双关、"缘语"经常与枕词、序词等配合使用,使和歌产生典雅简约、细腻含蓄、余韵清幽的艺术魅力。
- 高文汉
- 关键词:和歌修辞技巧双关
- 日本民俗的“忌讳”问题摭议被引量:3
- 2010年
- 日本人生活中存在许多忌讳,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日常劳作、人生礼仪、民间节日等方面。这些忌讳,有的影响面极广,遍及日本各地;有的影响力较弱,只限于日本的局部地区。究其成因,有的源自宗教或民间信仰;有的是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还有的与日本人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日语词语的发音有关。这些忌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及其文化特征。
- 高文汉
-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