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滤膜
  • 3篇超滤膜
  • 2篇抑菌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污染
  • 2篇聚砜
  • 2篇聚砜超滤膜
  • 2篇超滤
  • 1篇电抗
  • 1篇抑菌性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乳化油
  • 1篇乳化油废水
  • 1篇生物污染
  • 1篇珠江口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光
  • 1篇紫外光聚合
  • 1篇自组装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王雪
  • 4篇徐佳
  • 4篇蒋钰烨
  • 4篇高从堦
  • 3篇高学理
  • 1篇王雪
  • 1篇王健
  • 1篇张洪海
  • 1篇王健

传媒

  • 2篇第七届全国膜...
  • 1篇现代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滤膜处理乳化油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滤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乳化油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超滤处理工业乳化油废水的分离性能,以及超滤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现象,在新膜材料、膜组件改进和耦合工艺3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王雪徐佳蒋钰烨高从堦
关键词:超滤膜油水分离乳化油膜污染
新型抑菌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2
2012年
将辣素功能结构单体N-(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丙烯酰胺(HM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自由基引发合成出抑菌型共聚物P(H-co-M),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证实了共聚物的结构.采用共混法将共聚物引入聚砜(PSF)铸膜液中,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新型抑菌超滤膜.考察了P(H-co-M)含量对超滤膜分离性能及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co-M)质量分数为0.5%时,超滤膜分离性能最佳,对5 mg/L腐殖酸溶液的稳定水通量为122.2 L/(m2.h),截留率为84.4%,与未添加P(H-co-M)的超滤膜相比,分别提高了19.2%和9.2%.改性超滤膜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当P(H-co-M)含量为1.0%时,抑菌率最大(约80.7%).
王雪徐佳蒋钰烨高学理高从堦
关键词:超滤膜聚砜抑菌性
新型荷电抗生物污染PAN膜的制备及表征
蒋钰烨徐佳王雪高学理高从堦
关键词:紫外光聚合聚丙烯腈自组装
新型抗菌性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王雪徐佳蒋钰烨高学理高从堦
关键词:PSF抑菌
南海西部及珠江口海水和大气单环芳烃(BTEX)的分布、来源及环境效应评估
2025年
以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即BTEX)为代表的单环芳烃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组分,因其在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海洋中BTEX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在中国南海西部及珠江口海域开展了现场调查,揭示了该区域BTEX的空间分布特征,估算了其海–气通量,并评估了相关的环境效应。表层和底层海水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标准偏差)分别为(12.6±6.3)、(79.5±92.8)、(10.3±9.6)、(21.6±24.1)、(13.4±14.6)ng/L和(11.2±7.0)、(58.0±33.3)、(8.2±7.7)、(17.3±19.4)、(8.8±9.4)ng/L,表层和底层的BTEX分布趋势相似,即高值区出现在海南岛东北侧近岸和18.5°N附近海域。海水中苯与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在海水中拥有相似的源汇过程,受到大气沉降、海上运输活动、钻井平台和洋流运动的影响。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海–气通量在8.6~43.8、71.2~849.4、4.0~78.9、1.7~189.0和1.1~112.4 g/(km^(2)·d)之间。大气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0.31±0.20)、(0.33±0.22)、(0.39±0.44)、(0.47±0.44)和(0.46±0.46)μg/m^(3)。总体而言,大气BTEX浓度从近岸到外海海域显著下降。调查海域上方大气中的BTEX主要受到大陆气团的输送影响,但表层海水的排放也有所贡献。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计算结果显示,间/对二甲苯对其生成的贡献最大,需加强管控。本研究为南海西部及珠江口海域BTEX的排放估算及其环境效应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王祖甜徐锋王雪王雪王健王健张洪海
关键词:环境效应南海西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