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疗法
  • 1篇电凝
  • 1篇电凝止血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 1篇止血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电刺...
  • 1篇手法
  • 1篇手法按摩
  • 1篇盆底
  • 1篇盆底功能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盆底肌
  • 1篇盆底肌力
  • 1篇肿瘤
  • 1篇良性肿瘤

机构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王芳芳
  • 2篇仲波
  • 1篇徐凤娟
  • 1篇余婷婷

传媒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段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手法按摩对PFD患者盆底肌力及电生理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索不同时间段生物反馈结合盆底手法按摩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患者盆底肌力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PFD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后就诊并接受治疗时间段分为A组(产后6周~3个月内接受治疗)135例,B组(产后3~6个月内接受治疗)63例,C组(产后6个月~1年内接受治疗)34例。3组均接受1个疗程生物反馈电刺激及盆底手法按摩的联合治疗后,比较3组盆底肌力改变情况、PFD症状改善情况和电生理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B组Ⅰ类纤维肌力、Ⅱ类纤维肌力高于治疗前;且A组、B组盆底肌力高于C组(P<0.05)。A组、B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治疗前,A组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低于治疗前;A组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A3反射正常率高于治疗前;A组和B组Ⅰ类纤维疲劳度、Ⅱ类纤维疲劳度低于C组,A3反射正常率高于C组(P<0.05)。结论PFD患者在产后6周~3个月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和手法按摩治疗效果最好,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需要后续进一步治疗。
王芳芳仲波余婷婷成雁王雅琴徐凤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疗法按摩
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术患者卵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中,应用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9月接诊的行腹腔镜下患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行卵巢囊肿剥除+可吸收线缝合止血,研究组患者行卵巢囊肿剥除+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手术前与出院时卵泡数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HM与抑制素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两组患者AMH与抑制素B指标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AHM与抑制素B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卵泡数量均上升,且研究组患者卵泡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中使用电凝止血法术中出血量少,相较于缝合止血其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缝合止血法AMH与抑制素B降低幅度明显小于电凝止血法,且电凝止血法患者卵泡数量高,更有利于保护患者卵巢功能、对患者身体损伤小。
仲波王芳芳
关键词:电凝止血缝合止血卵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