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兆兰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核
  • 6篇肺结核
  • 3篇耐药
  • 3篇结核患者
  • 3篇肺结核患者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不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疫情
  • 2篇应急
  • 2篇应急管理
  • 2篇结核药物
  • 2篇抗结核
  • 2篇抗结核药
  • 2篇抗结核药物
  • 2篇抗结核药物不...
  • 2篇老年
  • 1篇导管
  • 1篇毒性
  • 1篇心肺

机构

  • 10篇连云港市第四...

作者

  • 10篇曹兆兰
  • 3篇李铁成
  • 2篇李勇
  • 1篇赵丽
  • 1篇徐建春
  • 1篇刘雷
  • 1篇张勤

传媒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国医疗管理...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传染病医院应急管理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应的提升策略。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传染病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2名医院职工中90.91%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71.07%参加过应急救援;学历、岗位、是否参加过相关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是影响医院职工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平均得分为(108.67±15.67)分,得分率为90.56%;调查发现,某传染病医院存在应急部门设立不够合理、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充足、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心理疏导干预不够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医院应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结论从完善缩减管理策略、优化预防准备措施、增强处置救援能力和加快恢复重建工作4个方面提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传染病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同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孙梦张宏远宋琪琪曹兆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能力
一种用于肺部危急重症的抢救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肺部危急重症的抢救装置,包括抢救装置本体,所述抢救装置本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氧气瓶,所述抢救装置本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呼吸罩,所述抢救装置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抢救...
李勇曹兆兰 杨洪珍 谢亚青刘雷 蔡如川 樊仕娥
无创呼吸机与鼻导管吸氧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呼吸机与鼻导管吸氧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89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肺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2,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鼻导管吸氧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对肺功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效果,对血气功能相关指标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曹兆兰李铁成孙梦
关键词:肺结核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鼻导管吸氧血氧饱和度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疫情防控管理实践探讨
2022年
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人员配置、流程管理、工作机制、体系建设等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通过总结医院在2022年3月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中的经验及对疫情防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储备、优化应急流程管理、建立防控总结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等对策思考,以便于医院今后进一步优化整合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孙梦卢秋言曹兆兰
关键词:疫情防控应急管理
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联合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结核特异性IL-2)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前检测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计算PNI,治疗后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组(126例)和未转归组(60例)。分析结核特异性IL-2、PNI对于抗结核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结核组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NI低于对照组(P<0.05);未转归组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高于转归组(P<0.05),PNI低于转归组(P<0.05);结核特异性IL-2联合PNI预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均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793、0.801,P均<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特异性IL-2水平增高,PNI降低与抗结核治疗转归不良相关,结核特异性IL-2和PNI联合检测在抗结核治疗转归预测方面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张姗姗王珊珊曹兆兰谢亚青张勤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转归预后营养指数
51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1年纳入中盖项目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标准化治疗方案6ZAm (Cm)LFx(Mfx)PAS(EMB)Pto/18ZLFx(Mfx)PAS(EMB)Pto治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评价其对治疗的影响...
曹兆兰章以法
51例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2011年纳入中盖项目的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标本进行基因芯片耐多药检测,同时进行罗氏培养、比例法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6ZAm(Cm)LFx(Mfx)PAS(EMB)Pto/18ZLFx(Mfx)PAS(EMB)Pto进行治疗24个月(注射期6个月,非注射期18个月),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痰涂片、痰菌培养、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胸片等项目的检查和检测。治疗全程实施DOTS管理。结果耐药肺结核治疗成功率54.9%(28/51),其中MDR-TB治疗成功率56.76%(21/37),耐RFP非MDR-TB治疗成功率70%(7/10),XDR-TB治疗成功率0%。结论中盖项目中采取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治疗效果。
曹兆兰李铁成
关键词:肺结核耐药疗效
应用PDCA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入径率及完成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我院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及完成率进行持续改进,寻求最优化的管理方法及措施,并将其制度化管理。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我院的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临床路径入径率及完成率逐步提高,二季度、三季度入径率及完成率分别为75%,58.33%和73.68%,100%。结论: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章以法曹兆兰
关键词:PDCA
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参与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的耐药肺结核患者51例,均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6ZAm(Cm)LFx(Mfx)PAS(EMB)Pto/18ZLFx(Mfx)PAS(EMB)Pto进行治疗。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并记录耐药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段和耐药类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9次,其中胃肠道反应占37.7%(26/69)、肝脏毒性占24.6%(17/69)、关节痛或肌肉痛占13.0%(9/69)。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维持原治疗方案者46例,更换或调用药物者16例,调整用药剂量者4例,中断治疗者3例。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以保证治疗效果。
曹兆兰李铁成赵丽
关键词:药物毒性抗结核药
IFN-γ和IL-2联合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辅助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估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辅助诊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2024年2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60周岁糖尿病且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肺结核患者103例(DM-TB组)、非结核患者87例(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培养、结核分子检测、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M-TB组IFN-γ和IL-2的平均值分别为(242.48±292.96)pg/mL、(158.19±162.85)pg/mL,与对照组的IFN-γ和IL-2的平均值(8.52±19.93)pg/mL、(5.79±10.29)pg/mL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辅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82.8%,准确度为83.7%,引入IL-2作为诊断标志物,相较于单检IFN-γ,灵敏度提高了5.8%;调整IFN-γ和IL-2的最佳阈值为72.990 pg/mL、19.465 pg/mL时,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辅助诊断的AUC值为0.918。结论双因子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曹兆兰王珊珊李勇张姗姗孙梦徐建春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肺结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