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珈瑗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汉语
  • 6篇留学
  • 6篇留学生
  • 4篇教学
  • 3篇习得
  • 3篇习得研究
  • 3篇写作
  • 3篇留学生汉语
  • 2篇元音
  • 2篇越南留学生
  • 2篇越南语
  • 2篇教学模式
  • 1篇第二课堂
  • 1篇第二课堂活动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信息化背景
  • 1篇音系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机构

  • 10篇广西外国语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顾珈瑗
  • 1篇苏叶
  • 1篇丁安琪

传媒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广西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才智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世界华文教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景教学模式”在中高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研究建构主义下的情景教学模式在中高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情景创设的几个基本原则,并重点讨论了情景创设的措施及方法。建议在中高级的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意义建构下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词汇和语法,已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顾珈瑗
关键词: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写作教学
泰北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个案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以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位来自泰北华人村的华裔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其对中华文化符号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泰北华人村当地社区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巨大关系。华裔学习者对中文、中华文化地位、中华文化作用及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的态度等文化身份认同感强烈。但其对于身份认同均呈现双重性,从小在华人村长大的华裔学习者身份认同上更倾向于中国人,而未在华人村长大的华裔学习者身份认同上则更倾向于泰国华裔,且均存在华裔身份不自信等现象。新生代泰北华裔对“谦虚”以及“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依旧高度认同,而对“家本位”“集体主义”以及“以和为贵”等价值观的认同度居中。
顾珈瑗
关键词:华裔中华文化
越南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研究
2014年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运用元音格局理论,对不同阶段越南留学生的汉语一级元音习得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初、中级学习者元音[i]、[y]、[]、[]、[]分布较为混乱。元音[i]、[y]、[]、[]常重合。中元音[]发音集中,游移性不强。高级阶段学习者舌尖元音[]、[]的分布位置仍有差异。
顾珈瑗
关键词:越南留学生汉语
基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对外汉语听说能力个性化教学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留学生汉语教育为例,以对传统教学法与个性化教学法的辨析为理论依据,在实践活动中考查第二课堂对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并通过实行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化探索提升留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新途径。
张云骥顾珈瑗
关键词:第二课堂听说教学个性化教学
越南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研究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越南学生选择来中国进行深造学习。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不少越南留学生受到母语的影响,使其汉语发音中带有“越南味”。因此,本文以越南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研究较为薄弱的越南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进行研究。 ...
顾珈瑗
关键词:越南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
加快留学生汉语写作批改平台建设的构想
2020年
本文分析当前汉语写作评改方式以教师手工批改为主,汉语写作批改平台的构建还不完善、缺乏自动化批改功能等问题,提出借鉴英语写作自动化批改平台模式以及相关汉语语料库,初步构建汉语写作自动化批改平台,并对HSK汉语写作标准进行量化,认为需要解决汉字与语法关系的处理以及写作自动化算法和规则等核心问题,以有效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水平,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顾珈瑗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写作自动化
越南语元音格局分布探究
2019年
本文采用声学分析的方法探索越南语元音的格局分布,通过分析发现,越南语元音格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级元音丰富且分布呈规律性,层级性强。元音格局由三个外缘性元音[i]、[u]、[a]构成,且[i][u]较[a]的集中程度高。越南语一级元音中的中元音数量较多,共有[e]、[■]、[o]、[■]、[■]、[■]6个,它们在高低维上分级分布,具有较好的层级性,其中[e]、[■]位于/ia/连线处,[o]、[■]位于/ua/连线处元音[■]、[■]位于元音格局框架内部。中元音普遍存在离散度较高的现象。
顾珈瑗
关键词:越南语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汉语中“原来……所以……”的语义结构研究
2021年
通过检索CCL语料库发现,在表示领悟语气时“原来……所以……”中的“原来”为语气副词,多位于分句的主语前,与“所以”后的分句构成因果关系。“原来”引导的分句中多暗含消极义,整个句子为已然状态。而留学生在使用这一结构时常出现不具备领悟语境、语境信息不充足导致缺少因果关系及语境非已然状态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例句的语义结构与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原来……所以……”这一结构适用的语境。同时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造句,并借助于语料库帮助学生学习。
顾珈瑗
关键词:语料库语气副词语义
越南学习者汉语中介语元音系统习得研究
2019年
本文运用音系对比与声学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初中高不同级别越南学习者汉语中介语元音习得进行研究。研究揭示了学习者动态发展的中介语习得过程,并基本验证对比分析中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的相似性会影响二语习得的假设。越南语学习者所发的汉语元音[藜]易受母语(L1)影响,汉语元音[u]、[a]的发音即便到高级阶段仍带有母语色彩,而相异元音[y]的习得则优于相似元音。但当汉语(L2)中的元音[尢]、[尥]标记性过强时,越南学习者倾向于泛化使用母语(L1)中的[扪],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语音经验的不断增长,其习得结果仍优于"非常相似"音素[u]、[a]。
顾珈瑗
关键词:越南语中介语习得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留学生中级汉语写作课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1年
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所构建的留学生中级写作课混合教学模式具有促进教学方法融合、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及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等优势。线上与线下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中互动合作阶段及课后评写阶段,不同教学阶段写作训练侧重点不同。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云班课"可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节奏个性化、学习内容自主化,也可帮助教师实现"靶向教学"。同时可使汉语写作课堂可视化、立体化,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书写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为内容的"中国故事",有利于将学生培养为知华、友华、爱华的汉语专业人才。
顾珈瑗
关键词:留学生写作混合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