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尿液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抗原检测对肺外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23年4月至2024年6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2例疑似肺外结核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LAM抗原检测,且对相应病灶部位样本进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外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尿液LAM抗原和Xpert检测肺外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49.3%(95%CI:36.8%~61.8%)、92.0%(95%CI:74.0%~99.0%)、0.706(95%CI:0.602~0.797)和49.3%(95%CI:36.8%~61.8%)、100.0%(95%CI:86.3%~100.0%)、0.746(95%CI:0.645~0.831)。尿液LAM抗原联合Xpert检测肺外结核的敏感度为73.1%(95%CI:60.9%~83.2%),高于尿液LAM抗原检测和Xper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72,P<0.001;χ^(2)=17.576,P<0.001);AUC为0.826(95%CI:0.733~0.897),高于尿液LAM抗原检测和Xper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02,P<0.001;Z=4.175,P=0.037)。结论:尿液LAM抗原检测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联合Xpert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提升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结核重症监护室(ICU)中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杭州市红十字会结核ICU收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54例,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6例,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各2例。对胞内分枝杆菌及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复合群感染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与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Graph Pad PrismV5.01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74例NTM肺病患者中,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率为72.87%(54/74),胞内分枝杆菌的感染率为21.62%(16/74)。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年龄和入住ICU时间明显低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t=-2.729和-6.150,P〈0.05或〈0.01),但两组性别分布、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基础疾病方面,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比例明显低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x2=3.902,P〈0.05),而支气管扩张比例明显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x2=23.888,P〈0.01)。在合并症方面,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合并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x2=14.872,P〈0.01)及糖尿病(x2=3.902,P〈0.05)的比例显著高于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而合并咯血的比例明显低于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x2=9.717,P〈0.01)。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入住ICU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93.75%)和感染性休克(6.25%),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为呼吸衰竭(90.74%)、心衰竭(11.11%)和肾衰竭(1.85%),两组患者入住ICU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胞内分枝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