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多西他赛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热疗
  • 2篇晚期
  • 2篇化疗
  • 2篇高频热疗
  • 2篇癌患者
  • 2篇奥沙利铂
  • 1篇毒性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治疗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序贯
  • 1篇血压
  • 1篇阳性
  • 1篇阳性乳腺癌

机构

  • 7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7篇张利东
  • 3篇梁蔓逸
  • 2篇苏伟民
  • 1篇黄玉如
  • 1篇王超群
  • 1篇陈俊贤
  • 1篇庄泽锴
  • 1篇黄妙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血液学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6.7%,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0.0%,贫血发生率为13.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3%,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为13.3%。27例骨髓抑制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1例(3.3%),并发粒细胞缺乏性发热2例(6.7%)。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发生率均为100.0%,全部患者均属于Ⅲ~Ⅳ级脱发;Ⅰ~Ⅱ级肝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0.0%,无Ⅲ~Ⅳ级肝脏毒性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6.7%;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0.0%,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段改变、T波改变以及窦性早搏等。结论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对发生的化疗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值得推广。
张利东
关键词: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乳腺癌
缬沙坦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血压、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心电图ST段下移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俊贤陈乐鸿梁蔓逸张利东王超群庄泽锴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高频热疗联合FOLFIRI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高频热疗联合FOLFIRI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FOLFIRI化疗,联合组给予高频热疗联合FOLFIRI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的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热疗联合FOLFIRI化疗对晚期直肠癌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抑制肿瘤发展,毒副作用较小。
杨锭洪林长裕苏伟民黄育鑫张利东
关键词:高频热疗晚期直肠癌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索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效果。方法 120例晚期胆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8.33%,略高于对照组的3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上,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毒副作用的分级上,观察组患者各项毒副作用中的Ⅲ+Ⅳ级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稳定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化疗方案的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张利东梁蔓逸
关键词:奥沙利铂化疗
葡萄糖酸钙联合硫酸镁预防奥沙利铂在结直肠癌患者神经毒性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葡萄糖酸钙与硫酸镁联合用于预防奥沙利铂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化疗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神经毒性反应分级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采用奥沙利铂治疗患者预防性采用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镁能起到较好的预防神经毒性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对其加强相关研究。
张利东梁蔓逸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硫酸镁奥沙利铂结直肠癌神经毒性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与研究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外高频热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值得肯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杨锭洪林长裕苏伟民黄育鑫张利东方伟生傅耿纯
关键词:体外高频热疗多西他赛奈达铂晚期食管癌
疼痛护理对直肠癌癌痛患者不良情绪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对直肠癌癌痛患者不良情绪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直肠癌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疼痛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癌痛程度、不良情绪及爆发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SF-MPQ评分相较于护理前出现了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P<0.05),但护理前2组比较并无差异(P>0.05);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功能维度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相较于护理前出现了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得分升高(P<0.05),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症状维度评分相较于护理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评分下降(P<0.05);服药依从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94.12%)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61.76%),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爆发性疼痛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8.82%)低于对照组(47.06%),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直肠癌癌痛患者的护理中,其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程度,还有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爆发性疼痛发生率,宜广泛应用及推广。
傅华容黄妙芳辜赛花黄玉如张利东
关键词:疼痛护理直肠癌癌痛不良情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