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海燕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胶囊
  • 1篇第一类精神药...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因子
  • 1篇短期预后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亚硝胺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二甲双胍
  • 1篇盐酸二甲双胍...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分析

机构

  • 8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作者

  • 8篇赖海燕
  • 5篇李茜
  • 2篇宋海宁
  • 1篇魏仁波
  • 1篇兰瑛
  • 1篇郗恒
  • 1篇刘英
  • 1篇万涛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氟伏沙明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九味镇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家庭负担访谈问卷(FEIS)评分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8%、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RS-17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IOSS中各因子(绝望、乐观、睡眠、掩饰)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IO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IS中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IS中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中PCS评分、MCS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CS评分、MCS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睡眠,降低自杀风险,减轻照料者的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
薛美李茜赖海燕秦小莉肖丽
关键词:老年期抑郁症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凋亡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化疗基础上接受戈舍瑞林治疗)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凋亡因子水平、PI3K信使核糖核酸(mRNA)、Akt mRNA相对表达量、生活质量及短期预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胸苷激酶1(TK1)、诱骗受体3(DcR3)、环氧化酶-2(COX-2)水平、PI3K mRNA、Akt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8、24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可有效控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并能改善其短期预后,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凋亡因子水平的调控和生活质量改善有关。
安然万涛李茜陆一菱赖海燕雷紫琴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戈舍瑞林绝经前凋亡因子短期预后
2011年至2013年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1年至2013年每季度第1个工作日处方中含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 136张门诊处方中,含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有3 272张(16.11%);钙通道拮抗剂(CCB)使用率最高,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合理,多为联合用药,复方制剂前景良好。
宋海宁赖海燕李茜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联合用药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糖尿病的药学作用及药理分析
2024年
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糖尿病的药学作用及药理作用。方法 于2022年06月-2024年05月期间,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单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分析药学、药理作用。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中联合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降糖效果较好。
赖海燕
关键词: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糖尿病药理分析
手术室注射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剩余量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我院手术室注射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剩余量情况,探讨其使用剩余量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手术室2017年7-12月的5091张注射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剩余频率(存在使用剩余量处方数/总处方数)最高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其次是氯胺酮注射液和羟考酮注射液。使用剩余量/开具量(剩余量多少)占比最高的是氯胺酮注射液,其次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羟考酮注射液。结论:对使用剩余频率高、剩余量多的品种如舒芬太尼注射液,建议降低包装规格;注射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剩余量管理有待于规范。
宋海宁兰瑛赖海燕郗恒
关键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手术室
肿痛安胶囊治疗风痰瘀血阻络型KOA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IL-1β、OPN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治疗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桥蛋白(OPN)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56例风痰瘀血阻络型KOA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肿痛安胶囊。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滑液IL-1β、OPN水平及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粘度(nbh)、低切全血粘度(nbl)、血浆黏度(PV)、红细胞电泳指数],评估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滑液IL-1β、O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bh、nbl、PV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电泳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应用肿痛安胶囊可更有效减轻风痰瘀血阻络型KOA患者炎症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体征。
李冰玥张晞倩吴娟赖海燕
关键词:肿痛安胶囊白细胞介素-1Β血液流变学
苍术素通过调节RhoA/ROCK1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2024年
该文探讨苍术素(ATR)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1(ROCK1)信号通路对膀胱癌(BC)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160mg/L)的ATR对T24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筛选ATR干预浓度。在此基础上将T24细胞分为NC组(正常培养)、L-ATR组(20 mg/L ATR)、M-ATR组(40 mg/L ATR)、H-ATR组(80 mg/L ATR)、H-ATR+血管紧张素II(Ang II)组(80 mg/L ATR+100 nmol/L的RhoA/ROCK1通路激活剂Ang II)。MTT检测、Edu实验检测T24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TUNEL法测定T24细胞凋亡情况;Matrigel基质胶法测定T24细胞血管生成情况;鬼笔环肽染色观察T24细胞骨架;Western blot测定RhoA/ROCK1通路蛋白表达情况。随着ATR浓度的增加,T24细胞增殖率呈ATR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选择ATR浓度为20 mg/L、40 mg/L、80 mg/L进行后续研究。与NC组对比,L-ATR组、M-ATR组、H-ATR组T24细胞D450值、Edu阳性细胞率及管腔数量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及F-肌动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升高,且呈ATR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与H-ATR组对比,HATR+Ang II组T24细胞D450值、Edu阳性细胞率及管腔数量均显著升高,凋亡率及F-肌动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与NC组对比,L-ATR组、M-ATR组、H-ATR组T24细胞RhoA、ROC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ATR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与H-ATR组对比,H-ATR+Ang II组T24细胞RhoA、ROC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TR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激活进而抑制T24细胞增殖,影响VM的形成,诱导细胞凋亡。
赖海燕李茜陆一菱刘英秦小莉魏仁波
关键词:苍术素膀胱癌血管生成拟态
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的新合成工艺
2025年
目的 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 以7-氯-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艹卓]-2-酮(化合物A)为原料,经缩合、取代、还原、环合等多步反应制备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结果 新合成工艺制备中间体F的总收率为37%。结论 新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不仅避免超低温反应、高危险性催化氢化反应,而且避免亚硝胺杂质的引入,具有工业化放大的潜力。
陆一菱赖海燕陆宏龙李茜安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