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顺林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提高德育实效的理念 途径与方法
- 2006年
-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实效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德育实效性与育人途径和方法密切相关。育人途径和方法还普遍存在着形式化和成人化、重认识轻道德行为等倾向.不能适应学生现实生活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必须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改革和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实效性。
- 闫顺林鲍敏
-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道德行为
- 诗意启迪智慧,文化润泽童心——上庄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被引量:2
- 2013年
- 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80%的学生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其余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本地村镇的农民后代。如何使来自不同地域的孩子们迅速融合在一起,不再感受孤独、无助,不再承受胆怯、不安?如何使孩子们更好地得到抚慰,充分地感受爱的温暖、伙伴的快乐、玩耍的趣味,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学校开始了校本课程的探索。
- 闫顺林林喜杰
- 关键词:启迪智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诗意童心文化
- 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的“融、通、真、品”四要义
- 2014年
-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蓝图,课程建设是衡量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北京市海淀区课程建设经历了校本课程开发、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学校课程整合等过程,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区域推进的相关策略。梳理我区课程建设的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为了促进区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中小学课程建设的质量,必须实现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而为了科学有效地实现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必须坚持“融、通、真、品”四要义。
- 闫顺林
-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育整体校本课程开发办学质量三级课程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 2009年
-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学校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国际教育新理念,由模仿走向自主探索,由单一的从心理看心理到从整体的人看心理,由消极心理学走向积极心理学,由一门课程的想法走向一个领域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断变革与发展。我们在对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方式变革方面的九大特点。
- 李秀萍闫顺林
-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新理念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 基于区域推进的校本课程制度建设与实施研究
- 基于区域推进的校本课程制度建设与实施研究,主要是源于对当前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改进.切实以制度、机制、管理联动区校合力,避免在校本的低层次徘徊,共同促进校本课程规范化、精品化实施,由自发到自觉.
- 闫顺林
-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校本课程
- 文献传递
- 让课程建设为学校特色发展注入活力
- 本文以海淀区为例,介绍了海淀区课程建设坚持“以特色课程支撑特色发展”,通过“区域推进、政策导向、项目实施、自主创新”,提升了课程建设质量,彰显了办学特色,促进了师生发展。
- 闫顺林
- 关键词:中等教育课程设置价值体系人本主义
- 文献传递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精品课程区域整体优化与管理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在长期的课程改革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有两个特征逐步凸现出来:一方面,一些学校坚持课程创新,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促使区域课程管理必须高站位;另一方面,有的学校的课程建设还停留在散点、碎片化状态,存在片面追求数量、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寻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区域整体优化与管理对策。
- 闫顺林
- 关键词:精品课程学校课程建设育人模式中小学课程改革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实施探索
-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最优化的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功能的最大化,切实完成国家中小学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全面性、创新性的要求;阐述了资源建设和活动设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实践、创新、发展的文...
- 闫顺林
-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
-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地方课程教材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地方课程是连接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纽带与桥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全面深化课改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在"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等方面,地方课程都能发挥其自身优势与独特功能。
- 宋世云闫顺林
- 关键词:地方课程社会人士国家课程育人价值公民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