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Ⅱ、Ⅲ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放化疗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放化疗对Ⅱ、Ⅲ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检索2014年12月前发表的有关Ⅱ、Ⅲ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放化疗疗效比较的文献,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其短期及长期临床疗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包括1 642例直肠癌患者的5项RCT纳入本研究。术前放化疗组患者较术后放化疗组5年局部复发率低(OR=0.60,95%CI:0.41~0.88,P=0.008),两组5年远处转移率(OR=0.87,95%CI:0.67~1.11,P=0.26)、5年无病生存率(HR=0.84,95%CI:0.70~1.00,P=0.05)及总生存率(HR=0.90,95%CI:0.75~1.08,P=0.27)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放化疗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术后放化疗组低(OR=0.64,95%CI:0.50~0.82,P<0.01)。结论采用术前放化疗的患者较术后放化疗的患者对直肠癌复发及毒性反应发生风险小,但远处转移及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别。
- 蔡成王建平戴志慧王庆华杜金林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术后放化疗
- 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IL-2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2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肛周脓肿患者(肛周脓肿组)和50例无感染的混合痔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中留取病变组织标本。术后观察患者转归,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2表达、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的表达,观察IL-2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L-22在肛周脓肿组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肛周脓肿组根据不同转归分为治愈组、脓肿复发组、肛痿组,3组患者IL-22表达阳性率比较,治愈组显著降低,而肛瘘组最高(P<0.01)。肛周脓肿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肛周脓肿组中随着疾病的进展,肛瘘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愈组(P<0.01)。肛周脓肿组中IL-2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均P>0.05),而与脓肿直径(P<0.01)、创面愈合时间(P<0.05)及进展为肛瘘有关(P<0.05)。结论 IL-22在肛周脓肿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增强,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 王建平杜金林蔡成钟志凤施红旗刘庆伟戴志慧张天明金晰函
- 关键词:IL-22肛周脓肿肛瘘IL-22
- 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的应用情况及价值的研究
- 杜金林傅健飞戴志慧蔡成王建平金晰函阮航
- 1、课题来源与背景: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0.9/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对于I期结肠癌预后好,认为无需化疗,III期结肠癌复发率相对较高可以从辅助化疗中受益。但对于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与否一直存...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肿瘤治疗
- ICU危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调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ICU危重症患者88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ICU危重症患者SCL-90总分(152. 44±40. 28分)及部分因子(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均P <0. 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主要受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影响。
- 周美丽蔡成张霞徐晓
- 关键词:危重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结直肠癌组织PTEN、PMS2表达水平及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错配修复蛋白(PMS2)表达水平及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98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蜡块标本作为观察组,另取癌旁正常组织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TEN、PMS2阳性率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的PTEN、PMS22阳性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PTEN、PMS2阳性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EN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MS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EN、PMS2阳性率与年龄、脉管浸润、TN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肿瘤直径≥3 mm、低分化程度患者中,PTEN、PMS2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肿瘤直径<3 mm、中高分化程度的患者(P<0.05);随访2年后显示,预后良好有38例,预后不良有60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TEN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PMS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EN阳性率与预后呈正相关、PMS2阳性率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PTEN、PMS2阳性率有明显高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有关,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可成为今后诊治结直肠癌提供新靶点。
- 傅媛蔡成楼善贤
- 关键词: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预后
- 含DCE-MRI、DWI定量参数及血清CEA水平的列线图模型对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背景直肠癌预后较差,早期预测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复发转移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同时整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相关参数、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等多种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及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该模型对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以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03-01/2022-02-28于本院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直肠癌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n=29),无复发转移组(n=91).对比两组3.0T MRI多模态成像技术相关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血管通透性常数(Transfer rate constant,Ktrans)、血液回流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单因素、Lasso模型筛选术后复发转移相关预测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价该模型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该模型校准度、临床效用性.结果复发转移组ADC低于无复发转移组,Ktrans、Kep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梗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CEA及ADC、Ktrans、Kep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高于ADC、Ktrans、Kep联合预测(P<0.05),且具有良好校准度、临床效用性.结论基于DCE-MRI、DWI定量参数及血清CEA水平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可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 董伍真倪浩亮蔡成
- 关键词:直肠癌列线图
- 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前采取放化疗辅助治疗措施的作用。方法:2010年7月-2015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给予放化疗的6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术前仅给予化疗的6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保肛率、肿瘤消退分级、凋亡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肿瘤缓解总有效率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的保肛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P<0.05);观察组的肿瘤消退分级TRG1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TRG2人数相当、TRG3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泻及皮肤损伤概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低位直肠癌能够提高肿瘤缓解率、保肛率,促进肿瘤消退和癌细胞凋亡,且不明显增加严重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 董伍真蔡成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凋亡指数
- 2型糖尿病患者继发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全身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脏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易患因素.多项研究证实,肺炎克雷伯菌目前已经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糖尿病继发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es,KPLA)患者相关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继发KPLA的可能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早期识别干预KPLA及改善预后提供有益的帮助.
- 陈英刚陈海君蔡成厉学民袁青
- 关键词:肝脓肿
- 直肠癌中青年患者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Nomogram模型构建和预测能力验证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常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但术后肝转移已成为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因而建立模型早期预测异时性肝转移趋势已成为研究重点,Nomogram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但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Nomogram模型尚未统一.目的基于直肠癌中青年患者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评价该模型对术后异时性肝转移风险的预测效能,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9-03/2022-02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中青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情况.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Nomogram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决策曲线、校正曲线验证Nomogram模型对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效用.结果120例中青年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为23.33%;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切缘宽度<2 cm、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高表达及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狐猴酪氨酸激酶-3(lemur tyrosine kinase-3,LMTK3)、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g)、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uroaxon guidance factor-1,Netrin-1)水平升高是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Nomogram模型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AUC分别为0.860、0.957,且净获益值较高(P<0.05).结论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切缘宽度<2 cm、外周血hTERT高表达及血清CEA、VEGF、LMTK3、SCC-Ag、Netrin-1水平升高是直肠癌中青年患者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该模型对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具有一定预测效能,可为临床
- 董伍真倪浩亮蔡成
- 关键词:直肠癌肝转移端粒酶逆转录酶
- 术前磁共振成像预测直肠癌环周切缘阴性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被引量:2
- 2016年
- Ⅱ/Ⅲ期直肠癌复发风险高,预后差,其术前治疗方式选择主要依据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评估情况[1].由于评估分期的敏感性较低,临床有导致放化疗过度应用的可能.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的情况能更有效地预测患者预后[2].本研究通过术前MRI挑选出CRM阴性的患者,分为直接手术组与术前放化疗+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结果,进而明确并规避新辅助放化疗的过度使用.
- 蔡成钟志凤王建平杜金林
- 关键词:阴性患者直肠癌切缘新辅助放化疗直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