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慧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儿童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根部
  • 1篇毒性
  • 1篇短期复发
  • 1篇心动图
  • 1篇咽峡炎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症状
  • 1篇治疗小儿
  • 1篇特纳综合征
  • 1篇喷雾剂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根部
  • 1篇主动脉根部内...
  • 1篇疱疹

机构

  • 5篇济南市儿童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济南市急救中...

作者

  • 5篇孙文慧
  • 2篇叶冰
  • 1篇李堂
  • 1篇刘玲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特纳综合征患儿心血管疾病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特纳综合征(TS),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乏所造成的、以矮身材及青春期无性发育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染色体病,为最常见的染色体病之一,也是人类唯一能生存的单体综合征。国外已有研究表明,TS患者的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及心血管结构的异常,包括心脏瓣膜畸形及血管病变,导致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S患者总体病死率比一般正常人群高3倍,其中心血管事件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约占41%。目前国内关于TS的心血管研究较少,且以成人患者居多。本研究通过对24例TS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及主动脉根部内径大小,检测血压,综合分析,以指导特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诊疗工作。
孙文慧李堂
关键词:特纳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疾病分析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根部内径
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济南市儿童医院急诊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喉咽清口服液组(A组)101例、开喉剑喷雾剂组(B组)99例、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组(C组)100例。A组给予喉咽清口服液,B组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C组给予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发热、疱疹、流涎)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3组发热、疱疹、流涎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热、疱疹、流涎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3组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3组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A组、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叶冰孙文慧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儿童开喉剑喷雾剂
锌剂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近期疗效及对不良反应和短期复发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锌剂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近期疗效及对短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锌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持续时间、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短期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热、呕吐、轻中度脱水、腹泻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0、60、90d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安全性高,且还可降低短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文慧薛娇叶冰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短期复发临床症状
小儿肺炎中对盐酸氨溴索采用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组。雾化组(44例):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口服组(44例):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就组间肺炎治疗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症状病程展开对比。结果雾化组小儿肺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口服组79.55%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P<0.05)。雾化组44例患儿完成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患儿未表现出食欲减退,1例患儿表现出恶心呕吐;口服组44例患儿完成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1例患儿表现出食欲减退,2例患儿表现出恶心呕吐;雾化组小儿肺炎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同口服组6.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雾化组小儿肺炎患儿咳喘病程(5.03±0.15)d、肺部啰音病程(3.83±0.23)d、高热病程(2.05±0.62)d均短于口服组小儿肺炎患儿咳喘病程(7.05±0.19)d、肺部啰音病程(6.09±0.55)d、高热病程(3.11±0.75)d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51、25.146、7.225,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同口服药物治疗比较,可使小儿肺炎患儿治疗效果获得明显增强,并且将系列症状病程显著缩短,不会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最终实现小儿肺炎病情快速康复。
孙文慧
关键词:小儿肺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口服
1例Gitelman综合征合并马方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马方综合征(MFS)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总结其临床特点和遗传特征。方法对1例GS合并MF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6岁11月,因“间断发热3 d,双下肢无力1 d”入院。患儿身高正常,有一级亲属猝死家族史,低血钾不易纠正,近视,下颌后缩,睑裂下斜,手指、足趾纤长,胸廓外形异常,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扩张。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存在SLC12A3基因突变(c.533C>T、c.602-16G>A)及FBN1基因突变(c.1960+1G>A)。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GS合并MFS。给予补钾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患儿血钾近似正常。随访至8岁时,患儿主动脉持续扩张增加。结论GS、MFS均为罕见遗传病,尚未见两者并存报道。本例GS合并MFS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低钾、手足纤长、近视、主动脉扩张等,身高正常,SLC12A3基因及FBN1基因突变为其致病原因。
孙文慧刘玲崔振琼霍美玲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马方综合征FBN1基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