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茹
-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提前预防,减少该病的发生。方法对55例青年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经治疗明显好转且恢复劳动能力者43例(78%),好转10例,加重2例,预后较好。结论动脉硬化、大量吸烟饮酒、高脂血症是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
- 桂林英周国亮王艳茹
- 关键词:脑梗死青年人病因
- 高分辨超声在系统性硬化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高分辨超声评估SSc患者皮肤增厚程度,探讨其与不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评估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优势及不足。方法选取31例SSc患者和健康对照31名,比较分析组间皮肤厚度、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疾病活动度等不同临床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高频超声皮肤厚度的诊断效率。结果SSc患者TST与总mRss(r=0.416,P=0.020)、疾病活动度(r=0.436,P=0.014)呈正相关。mRss分别为0、1、2分的患者皮肤厚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45(0.60)、1.70(0.30)、1.60(0.30)mm与1.30(0.35)mm,Z=-3.242,-6.577,-5.090,P均<0.01]。ROC曲线分析以7.4mm为阳性标准时,TST诊断皮肤增厚的敏感性77.4%,特异性87.1%。TST升高组患者更易出现肺间质病变(16例与1例,χ^2=6.004,P=0.014),mRss[10(6)与4(5),Z=-2.499,P=0.031]、疾病活动度[5.2±2.4与2.3±1.7,t=-3.104,P<0.01]、血清CRP[8.6(10.5)mg/L与3.5(4.9)mg/L,Z=-2.276,P=0.038]水平更高。结论高分辨超声联合mRss技术有助于评估SSc患者的皮肤改变和疾病活动,并且高分辨超声有助于发现SSc早期及亚临床期皮肤受累,为诊断、观察治疗反应、预测脏器损害提供了更客观、有效的手段。
- 李红艳孙超杨林汪晓平王艳茹何晶晶乔永霞邵福灵靳洪涛刘爱京
- 关键词:超声检查疾病活动
- 胰性脑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胰性脑病(PE)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消除其各种诱因、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该文介绍了胰酶作用、电解质紊乱及低氧血症、感染因素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在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对PE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临床PE的理解及诊治有所帮助。
- 王艳茹麻继臣张晓岚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性脑病
- 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型银屑病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桂林英王艳茹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诊关节病型银屑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7
- 2016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反复,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对SLE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SLE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本文对SLE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SLE疾病监测、管理水平及改善预后。
- 何晶晶乔永霞王艳茹刘爱京
- 关键词:狼疮肾炎
- 瘦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表达及关节破坏中的意义
- 杨林汪晓平宋淑然李红艳乔永霞王艳茹何晶晶孙铭伟刘爱京
- 系统性硬化症消化道受累诊疗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增厚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为仅次于皮肤的第二大受累器官,其临床表现不特异,早期易被忽视,从而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本文将对近几年系统性硬化合并消化系统并发症在病理、临床特征、患者管理及治疗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内科医生尤其风湿病及消化等专业医生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以达到早期诊治及早改善预后的目的.
- 李红艳杨林何晶晶王艳茹刘爱京
- 关键词:疾病特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撤机时调节压力上升时间对呼吸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上升时间设定对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撤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3例因呼吸衰竭已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至恢复期的COPD患者进行压力支持通气,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先后给予较短压力上升时间和较长压力上升时间两种设定,观察患者呼吸形态、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情况。结果从较短压力上升时间至较长压力上升时间潮气量增加(0.45±0.08)L vs(0.49±0.10)L、吸气时间延长(0.92±0.13)秒vs(0.49±0.10)秒、吸气峰值流速减小(53.92±8.33)L/min vs(41.69±7.53)L/min、气道闭合压增大(1.88±0.08)mmHg vs(3.16±0.90)mmHg、视觉模拟评分(VAS)增加(1.69±0.85)分vs(2.77±0.73)分及Borg量表评分增加(1.27±0.75)分vs(2.85±0.99)分(P<0.05或<0.01)。VAS评分、Borg量表与气道闭合压呈正相关(r=0.510、0.640,均P<0.05)。结论对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进行PSV模式通气,选用较短的压力上升时间与较长的压力上升时间相比,能减少患者呼吸功,较少引起呼吸困难。利用气道闭合压、VAS评分和Borg量表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压力上升时间,利于撤机。
- 王艳茹潘文森许晓岚张鲁涛
- 关键词:气道闭合压呼吸功
- Leptin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表达及与CD4^+ CD25^+ Foxp3^+ Tregs细胞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表达情况及与疾病活动度、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CD4^+CD25^+Foxp3^+Tregs的关系,探讨Leptin对Treg调节作用及对SLE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47例女性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择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实验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健康组,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学技术(FACS)测定2组血浆Leptin水平及外周血Tregs百分率,比较SLE组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Leptin水平并分析Leptin与疾病活动评分(SLEDAI)、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外周血Tregs的相关性。分离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FACS分析在有/无抗Leptin条件下体外培养40h及80h Tregs百分率。结果 SLE组血浆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LE患者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血浆Leptin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均<0.05),且重度活动组Leptin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活动组(P均<0.05);SLE患者血浆Leptin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316 2,P=0.030 4),而与外周血Tregs呈明显负相关(r=0.288 8,P=0.049 0);健康组血浆Leptin水平与外周血Tregs则无明显相关性(r=0.121 9,P=0.561 5)。体外实验中抗Leptin处理后Tregs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显著升高,在某种程度上疾病活动程度越高,其血清Leptin水平越高;Leptin可能通过抑制Tregs增殖参与SLE发病。
- 汪晓平乔永霞宋淑然杨林李红艳何晶晶王艳茹靳洪涛邵福灵韩玉祥田玉丁萌刘爱京
- 关键词:疾病活动度
- 妊娠期心电图改变研究进展
- 2014年
- 处于妊娠期的孕妇,由于内分泌系统变化,自身对于氧气以及循环血液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在第42d左右开始出现血容量升高的现象,32~34w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产后2~4w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心排量和心率也呈现加快的趋势。这一现象相较于孕前4~6个月会提高30%~50%,分娩前1~2个月心率因适应血容量的增多平均每分钟增加10次,以适应血容量的增多[1]。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移位、右心室压力增加、大血管屈曲等原因,导致机械性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孕期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相对缺血缺氧。由于妊娠时出现的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使部分心电图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 樊凌云王艳茹冯晓丽杨志刚张月婵
- 关键词:妊娠期血容量血流动力学改变循环血液心排量分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