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珊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幼儿
  • 4篇民族
  • 3篇民族地区
  • 2篇游戏
  • 2篇文化
  • 2篇课程
  • 1篇代文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学前教育专业
  • 1篇幼儿教育
  • 1篇幼儿数学
  • 1篇幼儿数学教育
  • 1篇幼儿游戏
  • 1篇幼儿园民间游...
  • 1篇幼儿园数学
  • 1篇幼儿园数学教...
  • 1篇院校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少数民族

机构

  • 7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刘珊
  • 4篇陈亚萍
  • 1篇徐秀玲
  • 1篇张新平
  • 1篇刘珊

传媒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民族论坛
  • 1篇教育导刊(下...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教育观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被引量:3
2015年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本地区合格幼儿教师的职责,其课程设置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由于学校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脱离本地学前教育实际,导致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出现诸多问题。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探讨设置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加大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力度等方面科学设置课程。
刘珊陈亚萍
关键词:学前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科研能力
苗族服饰绘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析
2015年
贵州苗族服饰因其丰富的图案构成和色彩搭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贵州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进行分类和筛选,并探讨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刘珊
关键词:教育价值
浅谈民族地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挖掘与改编——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民族地区民间游戏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其进行挖掘和改编可以给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然而笔者发现,民族地区的游戏挖掘与改编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民间游戏多来源于民间,多种民族地区存在语言上的差异,采集人员与采集对象的沟通存在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民间游戏利用不深,采集技术人力欠缺等因素,使得民间游戏挖掘不全面,多项民间游戏面临着失传。因此,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和改编的策略研究尤为重要。
刘珊陈亚萍
关键词:民间游戏改编
整合视野下民族地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初探——以贵州省苗族地区幼儿园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数学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因其特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整合课程中开展数学教育成为一大难点。拥有极其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的苗族地区,处于亟待挖掘和利用的阶段。从幼儿生活、游戏及与其他领域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苗族地区幼儿数学教育的整合。
刘珊陈亚萍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
元交际能力对幼儿游戏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元交际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理解对方隐喻信息、辨识对方交际意图的一种能力,游戏活动的开展以“元交际”为基础,以游戏双方能够识别对方的游戏意图为前提。元交际能力决定着幼儿能否理解玩伴的游戏行为和游戏意图以及游戏本身的意义。文章结合元交际能力在幼儿象征性游戏、合作装扮游戏、规则游戏的运用,探讨了元交际能力对幼儿游戏的影响。
徐秀玲刘珊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价值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我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与现代文明相对接的系统,其形成基础在于西方的知识系统,而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从整体上看已是微乎其微。另外,我们若从社会现象这一侧面看,当今形形色色国学课程与讲座的风行,也有力地证明了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位,且以这种教育模式的力量并不足以真正有效地提升整个国民教育水平。传承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现行教育体系,是唯一有效的路径。
陈亚萍刘珊
关键词:现行教育启蒙教育国学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评价体系:内涵结构、发展历程与建设方略
2025年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评价体系是中国建成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多元主体共治且各发挥所长的新时代教育治理特征,能有效促进民族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其内涵结构包括对政府民族教育工作评价有为履职和变通执行、对民族学校评价立德树人与内涵建设、对民族地区教师评价教育情怀与教书育人、对少数民族学生评价全面发展与潜能特长以及引导用人评价转向品德能力与岗位需求等。现行民族教育评价体系历经体系化摸索期、体系化建设期、专业化深化期三个阶段而逐渐成形,是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教育评价体系的起点。基于现行民族教育评价体系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标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出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在思想层面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认识论方面结合中国实际使民族教育评价回归教育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提出了面向现代化整体推进民族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等方略。
刘珊刘珊
关键词:教育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