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脂瘤
  • 1篇多病灶
  • 1篇脂瘤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甲状腺...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神经纤维瘤病
  • 1篇双下肢
  • 1篇双下肢无力
  • 1篇肿瘤
  • 1篇无力
  • 1篇下肢无力
  • 1篇纤维瘤
  • 1篇纤维瘤病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小脑
  • 1篇小脑性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3篇殷悦
  • 2篇佟丹
  • 2篇赵小二
  • 1篇闫昱竹
  • 1篇马洪喜
  • 1篇薛帅
  • 1篇陈光
  • 1篇刘晓云
  • 1篇战欣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侧颈淋巴结转移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7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5例,女性167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2±8)岁.其中29例(10.7%)合并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通过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29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患者中,单区转移16例(55.2%),两区转移6例(20.7%),三区转移7例(24.1%).x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肿瘤位置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14.056、21.362,P值均=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4.318,95% CI:1.767 ~ 10.552,P=0.001)、微小癌(OR=2.623,95% CI:1.013~6.795,P=0.047)、肿瘤位于甲状腺腺体上部(OR=11.982,95% CI:2.533~56.173,P=0.002)是跳跃性转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45岁、微小癌、肿瘤癌灶位于甲状腺上部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更易发生跳跃性转移.跳跃性转移常为侧颈多区受累.对于此类患者,当侧颈淋巴结肿大时,应适当放宽侧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的适应证.
战欣薛帅殷悦陈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
后颅窝不典型条纹状胆脂瘤MRI表现一例
2012年
患者 女,5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个月余。于2011年8月2日入院。体检:左侧共济运动失调,闭目难立,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赵小二佟丹马洪喜殷悦闫昱竹
关键词:MRI表现胆脂瘤后颅窝小脑性共济失调双下肢无力
MRI诊断多病灶神经纤维瘤病Ⅱ型1例被引量:4
2012年
1 病例简介 患者 女,18岁,因双耳听力下降2年,加重5个月入院。患者有多发神经纤维瘤家族史,曾于2个门前行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左侧听神经瘤术后)和面神经脑干端端吻合术。
殷悦刘晓云佟丹赵小二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