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宏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Brien II、III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
- 2013年
- 目的分析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和切开复位治疗O’Brien II、III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O’Brien II、III型的桡骨颈骨折25例,平均年龄7.6岁,其中男16例,女9例;左侧11例,右侧14例。O’Brien分型:II型18例,III型7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2例,合并肘关节脱位1例。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上述四种方法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骨折均于术后2个月内愈合。根据Tibone和Stoltz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价,25例中有3例O’Brien II型骨折手法整复成功,效果均为优;4例O’Brien II型桡骨近端干骺端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钉复位后固定,效果均为优;2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1例合并肘关节脱位的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2例效果为良,1例为差;余15例(O’Brien II型10例、III型5例)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3例效果为优,2例为良。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是绝大多数O’Brien II、III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 康映泉邱宏徐迪
- 关键词: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儿童
-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治疗的68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阴茎体型39例,冠状沟型23例,阴茎阴囊型6例)。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TIP并加盖阴茎背侧筋膜瓣,对照组单纯行TIP术。术后进行观察随访,分析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儿平均年龄4.8岁。术后随访3~14个月,患儿阴茎形状正常,尿道开口正位,排尿通畅。两组患儿尿瘘发生率分别为5.7%(2/35)和9.0%(3/33),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9%(1/35)和6.0%(2/33)。冠状沟型、阴茎体型和阴茎阴囊型患儿术后尿瘘发生率依次升高,分别为4.3%(1/23)、7.7%(3/39)和16.7%(1/6)。术后5例尿瘘和3例尿道狭窄经过修补和二次手术,均已恢复正常。结论 TIP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可靠,适当进行改良可作为的小儿尿道下裂治疗的首选方法术。
- 高晓芸徐迪贺晓伟邱宏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尿瘘尿道狭窄
- UPJO所致小儿重度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导致的小儿重度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UPJO所致的重度肾积水患儿104例,患儿术前行B超、CT泌尿系成像(CTU)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测确诊。在告知手术风险基础上患儿监护人自主选择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A组65例行开放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和B组39例行小切口(3cm)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以术中病理为标准,分析诊断方法准确性;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儿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手术安全性;对患儿进行术后复查,统计患儿肾积水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病理显示104例患儿均为UPJO所致的小儿重度肾积水,影像学诊断准确率100%;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100%。与A组比较,B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后伤口感染、术后漏尿及腹膜后血肿的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肾积水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CTU、MRU是有效简便的UPJO所致小儿重度肾积水影像学诊断方法,小切口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具有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和降低患儿住院时间等临床优势。
- 高晓芸徐迪贺晓伟邱宏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重度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