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钳
- 作品数:23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 41例得到治愈 ,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 ,但 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 ,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 2 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 ,2 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 ;2 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 :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 ,排除梗阻因素 ,通畅胆胰液的引流 ,降低胆胰管内压 ,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 。
- 林争谭国钳雷朝晖
- 关键词: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胆源性胰腺炎
- 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症1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回顾总结 1 6例残胃排空延迟症的临床资料。 1 6例患者残胃排空延迟均发生于术后 4~9d。经非手术治疗 (其中 1例曾行手术探查 )于第 9~ 32d痊愈出院。资料示 ,残胃运动功能障碍及吻合口水肿 ,是排空延迟症的主要原因 ,属功能性梗阻 ,采取胃肠减压及胃动力药等措施 ,一般均可治愈。治疗中切忌急于再次手术。
- 朱永湘邱烺钱聚标林争谭国钳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应用
- 2003年
-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69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分析其疗效、局部复发、并发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结果:围手术期死亡率1.45%(1/69);5年生存率67.6%(25/37);2年局部复发率5.8%(4/69);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分别为6例(8.7%)和5例(7.2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因而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手术。
- 何博华朱永湘钱聚标邱烺王华薛福龙谭国钳
-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吻合口狭窄
- 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误诊11例分析
- 2004年
- 对我院1993-08~2002-12误诊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PGI-NHL)1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全部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14岁.依据修正的AnnArbor标准[1]进行分期;Ⅰ期4例(33.3%),Ⅱ期6例(50%),Ⅲ期2例(16.7%),Ⅳ期0例(0%).
- 郑宝燕朱永湘唐书生谭国钳
- 关键词:误诊胃肠肿瘤淋巴瘤非霍奇金
- 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附1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5-14岁。病期:一期4例,二期6例,三期2例。误诊11例。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含姑息切除2例),部分病人进行了术后化疗。预后:一、二期优于第三期;低度恶性者优于中、高度恶性者。结论 本病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加上对该病缺乏认识是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病的预后与其病期,病理生物学和治疗措施密切相关。
- 郑宝燕王华朱永湘谭国钳
- 关键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肠道文献复习小儿病理生物学
- 腹茧症7例报告被引量:15
- 2003年
- 回顾性总结腹茧症 7例的临床资料 ,7例腹茧症术前全部被误诊。术中见小肠部分 (4例 )或全部 (3例 )被一层灰白色光滑的、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裹 ,纤维膜与肠管及肠管与肠管之间粘连疏松 ;大网膜缺如 ;手术松解粘连 ,切除部分纤维包膜 ;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 ,7例均为纤维组织。提示 :腹茧症术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 ;术中可见为小肠全部或部分被一层灰白或淡黄色的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裹 ,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 ,如为纤维组织 ,即可确诊。治疗方法为手术松解粘连 。
- 何博华高洁贤薛福龙朱永湘谭国钳
- 经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10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内镜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法对106例临床诊断AOSC患者应用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6例患者中成功插管103例,插管成功率97%。其中43例在ENBD前先施行EST,患者病情在插管胆道减压引流后都得到迅速缓解,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的5例患者除1例发生ARDS死亡外,其余4例的病情均同样迅速缓解。结论内镜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AOSC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替代开腹手术胆道减压引流,可作为治疗AOSC的首选方法。
- 林争雷朝晖谭国钳薛福龙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
- 成人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2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术前诊断为肠套叠的仅 4例 ( 3 3 .3 % ) ,12例均经剖腹手术证实为肠套叠 ,其中小肠套叠 7例 ,回结肠套叠 3例 ,结肠套叠 2例 ,逆行套叠 2例 ,10例为顺行套叠。病理检查 :炎症水肿 3例 ,息肉 4例 ,小肠平滑肌瘤 1例 ,结肠癌 4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 ,术前较难确诊。确诊或高度怀疑为肠套叠的成人患者 。
- 何博华肖兰凤薛福龙谭国钳
- 关键词:成人肠套叠
- 经内窥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内窥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病例按常规的保守治疗的同时施行EST,术前术后对比观察ERCP造影剂排空情况,术后随诊超过每一病例2次胰腺炎发作的间隔时间甚至更长,以确定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施行EST,EST后造影剂(胆汁)排空明显改善,随诊结果没有胰腺炎复发。结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可能与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有关,EST是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尤其是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方法。
- 林争谭国钳雷朝晖刘建伟
- 关键词:内镜复发性胰腺炎
- 腹腔镜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为二组 :实验组 :诊断为腹部肿瘤 ,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 31例 ;对照组 :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 14例。结果 :在实验组有 4/31例 (12 .90 % )、对照组有 9/14例 (6 4.2 8% )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 ;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 10 0 % ,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13/4 5例 (2 8.88% )。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 ,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 ,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 ,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 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 关键词:腹腔镜腹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