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雍君
- 作品数:5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移植改编中的守正与创新
- 2023年
- 一、移植改编的“前世”移植改编是戏曲剧目创作的一种形式,不同于独立完成的原创,属于整理改编范畴。“移植”一词本为农学概念,按照《辞海》的解释,指从苗床挖起生长良好的树苗,移栽到大田里或他处进行培育的工作,也称“移栽”。后来被借用到医学上,指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文化艺术学上的“移植”,指整理、改编、翻译、注释他人作品而产生的成果。在戏曲创作领域,不同剧种、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剧目整理、改编工作,即称“移植改编”。
- 谢雍君
- 关键词:移植改编戏曲剧目戏曲创作艺术形态《辞海》
- 梅兰芳评传
- 2022年
- 梅兰芳是中国戏曲史上独特的存在,黄佐临将他放在世界戏剧视野中进行观照,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信第四堵墙,布莱希特要推翻这第四堵墙,而对于梅兰芳,这堵墙根本不存在,用不着推翻;因为我国戏曲传统从来就是‘程式化’的,不主张在观众面前造成生活幻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国戏剧家,是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布莱希特是德国戏剧家,强调“间离效果”,两位都是20世纪上半叶欧美戏剧世界中杰出的戏剧理论家。
- 谢雍君
- 关键词:现实主义戏剧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黄佐临布莱希特中国戏曲史
- 开拓越剧现实题材的创作边界 评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
- 2023年
- 2023年已过半。半年来,北京戏剧演出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有三分热力来自浙江越剧,《枫叶如花》《绿水青山》《苏秦》《钱塘里》《祝家庄里的年轻人》《琵琶记》《走马御史》《梁祝》《五女拜寿》等戏频频晋京演出,给京城观众带来秀丽、柔美的审美风尚。
- 谢雍君
- 关键词:《梁祝》审美风尚市场热度现实题材越剧现代戏
- 昆曲与文人趣味
- 2003年
- 从魏良辅给昆曲定腔定调起,昆曲艺术传播、流传的载体主要是文人士大夫这个群体,文人士大夫对昆曲的爱好推动了昆曲的兴盛与发展,同时也使昆曲走上了雅化的不归路。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审美品味影响着昆曲艺术形态的生存和发展。明中叶是一个人文思潮涌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张扬自我、呼唤人性,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至情'说激荡着文人士大夫的心灵,受此感召,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放任自我、及时行乐成为文人言行的座右铭。体现在具体方面,即对某种事物有着特殊的嗜好,这些嗜好有:'爱繁华,好精舍。
- 谢雍君
- 关键词:雅化审美品味明中叶魏良辅王骥德
- 汤显祖:最会写梦的剧作家
- 2021年
-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里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说他们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1]。汤显祖生于东半球的中国,莎士比亚生于西半球的英国,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人,只因两人在同一年(1616)去世,又都是伟大的剧作家,所以引起戏剧研究者的关注,甚至将他们相提并论。回顾中国戏曲史,确实再没有另一位剧作家能够像汤显祖一样,与海外戏剧人有着如此神奇的因缘。
- 谢雍君
-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汤显祖青木正儿莎士比亚剧作家
- 论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特色被引量:2
- 2008年
- 在明清时期,阅读戏曲作品和观赏戏曲演出是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至情"的哲理启发、情爱的心理感染和自觉的伦理意识,构成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文化内涵。同时,借助于戏曲演出的直观性和戏曲语言的通俗性,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利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充分发挥"能感人"的审美功能。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相比,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具有显著、广泛、深层、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
- 谢雍君
- 关键词:明清戏曲文化内涵审美功能社会效果
- 《桃花扇》舞台演剧之考察与思考
- 《桃花扇》的舞台演出情况一直如谜般让戏曲界困惑,研究者大多认为,清嘉庆以后,《桃花扇》从舞台上消失了,不再见到艺人们的搬演。陈多曾撰文表达,因《缀白裘》《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昆剧史补论》《上海昆剧志》等书没有收录《...
- 谢雍君
- 关键词:《桃花扇》折子戏孔尚任
- 文献传递
- 《节妇吟》的象征意蕴被引量:1
- 2012年
- 在王仁杰剧作里,最喜欢《节妇吟》,因为在这个剧中,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如何从萌生、到膨胀、到失望、到绝望,直至毁灭的完整过程。欣赏时,心中感受最深切的,就是"疼痛"。但在疼痛之余,又感受到了快乐。因为《节妇吟》留给读者和观众的。
- 谢雍君
- 关键词:象征意蕴一个女人《琵琶行》戏曲史戏剧结构
- 近十年京剧艺术传承研究
- 2023年
- 自2010年至2020年,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京剧艺术制定扶持规划,持续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京剧院团和教育机构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京剧传承理念得到更新和深化,高水平的整体传承观念深入人心。京剧传承人谱系系统化框架得到建构,不同表演流派、不同行当、不同表演领域形成有序的、有规模的传承链,促进了京剧事业的均衡发展。活态经典剧目库的内容更加多样,传统剧目构成京剧经典剧目库的基础目,净丑戏、老旦戏、武戏剧目的传承丰富了京剧剧目库的剧目种类,激活了地方京剧院团再造保留剧目的功能。京剧表演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建议传承项目中增加对传承人表演经验进行文字记录整理、理论总结的环节。
- 谢雍君
- 关键词:京剧艺术
- 杜丽娘的自然感发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被引量:1
- 2008年
- 怀春、伤春是自然感发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闺阎女性经常咏叹的主题,它启发了女性内在的情感心理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反思。明清女诗人既接受了怀春、伤春文学传统的熏陶和培养,又在文学创作中真实地践履着传统。在游园赏春时,蓬勃生机的自然春景催发了杜丽娘的情爱发生,在怀春和伤春中,杜丽娘获得了大自然赐予她的情感感悟,在心境上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转变。
- 谢雍君
- 关键词:情感教育杜丽娘女性明清情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