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群
-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妊娠晚期下腰痛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妊娠晚期下腰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妊娠晚期下腰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46)和对照组(n=49)。HANS组给予每周一次的HANS治疗,持续6周;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孕妇下腰痛程度。记录HANS治疗即时反应、孕妇早产率、新生儿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孕妇下腰痛有加重趋势。HANS组孕妇下腰痛程度比治疗前好转,较对照组也显著减轻(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孕妇早产率、新生儿情况、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ANS可安全用于孕妇并减轻妊娠晚期下腰痛。
- 陈伟业王爱群张立贤
- 关键词: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妊娠晚期下腰痛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中心ICU行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的患者54例,ASAⅠ~Ⅱ级。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 mg。入室后面罩吸氧,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 Trac压力换能器、Vigileo持续心排量监护仪和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及SVV。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机械通气10 min后54例患者分为3组:容量通气模式(VC)组、压力通气模式(PC)组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PCV)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后10min(T1)、30 min(T2)、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的MAP、心率(HR)、CO、CI、SV及SVI;记录机械通气后T1、T2、T3及T4时的SVV、CVP、平均气道压(Pm)、峰压(Pi)、平台压(PL)及吸气最大流速(MF)。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CI、CVP、P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组、PCV组的SV值在各时点呈增加趋势,而PC组的SV呈下降趋势,VC组、PC组在T3时点的S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组在T2、T3、T4时的SVV、MF明显升高,与VC组、PC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组在各时点SVV值虽高于VC组(P〉0.05),VC组、PCV组在T2、T3、T4时点M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能较准确地预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的烧伤手术患者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而在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或容量保证压力调节通气模式时,SVV的准确性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以SVV来评估心脏前负荷及指导烧伤患者的液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通气模
- 张立贤曹阳彭亮王琳王爱群梁冰彭伟龙陈伟业
- 关键词:烧伤每搏量变异度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张立贤彭亮陈伟业王琳王爱群张志曹阳
- 关键词:烧伤经皮穴位电刺激心率变异性肌钙蛋白T
- 不同稀释容积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分娩镇痛术中瘙痒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容积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分娩镇痛术中瘙痒的影响。方法:100例分娩镇痛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鞘内注入芬太尼20μg。4组稀释容积分别为1.5、2、2.5、3 ml。分别评估各组产妇瘙痒率、瘙痒程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产妇感觉减退平面以及呼吸抑制、胎心减慢、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3 ml组产妇瘙痒率和瘙痒程度低于1.5、2 ml 2组(P<0.05),较2.5 ml组有减轻趋势。4组产妇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增加鞘内注射芬太尼的稀释容积可减轻分娩镇痛术中瘙痒。
- 陈伟业王爱群张立贤
- 关键词:芬太尼分娩镇痛瘙痒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d间断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次刺激时间30min,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前(T1)、术毕(T2)及术后24(T3)、48(T4)、72h(T5)抽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TEAS组术毕24h后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8含量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活性亦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TAES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 王爱群曹阳彭亮张志张立贤李德唯
- 关键词:烧伤经皮穴位电刺激免疫功能
-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96例妊娠晚期腰背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31)、联合组(n=35)、对照组(n=30)。HANS组给予每周1次、持续6周的HANS治疗;联合组在HANS组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支持疗法;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孕妇腰背痛程度。采用Zung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评估孕妇焦虑、抑郁程度。结果:随着孕期进展,对照组孕妇腰背痛VAS较治疗前有渐增趋势。HANS组孕妇治疗4周后VAS较治疗前下降,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6周后SDS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孕妇治疗3周后VAS、SAS及SDS较治疗前均下降,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联合组SAS较HANS组降低(P<0.05)结论:HANS可减轻妊娠晚期腰背痛并缓解抑郁。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治疗妊娠晚期腰背痛可能更具优势。
- 陈伟业席四平王爱群张立贤
- 关键词:腰背痛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心理支持疗法妊娠晚期
- 罗非昔布超前镇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观察罗非昔布超前镇痛应用于异丙酚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妊娠 5~ 12周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PR和P组。PR组患者术前 6小时口服罗非昔布 5 0mg ,术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 ;P组单纯应用异丙酚麻醉 ,两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量均为 2mg/kg ,术中根据患者的躯体反应必要时追加诱导量的 1/ 3~ 1/ 2。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宫颈松弛情况、异丙酚用量、清醒时间、追加用药的例数、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患者下腹疼痛程度。结果 :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宫颈松弛情况、异丙酚用量、追加用药的例数及清醒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PR组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明显低于P组 ,术后 5、10、15分钟时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罗非昔布联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 ,对异丙酚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增强作用 ,但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 ,患者满意度提高。
- 张立贤王家双彭亮杨庆耿王爱群陈剑龄舒慧芳
- 关键词:罗非昔布超前镇痛无痛人流术
-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估围术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177例择期剖宫产妇女随机分入HANS组(n=84)和对照组(n=93)。HANS组行围术期HANS治疗,对照组未予电刺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24 h、48 h、72 h疼痛程度,测定术前、术后24 h、72 h产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追踪术后3个月、6个月慢性疼痛。结果:HANS组产妇术后72 h VAS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妇术后IL-6均较术前增高,术后72 h HANS组产妇IL-6较对照组低,而IL-10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HANS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HANS有助于缓解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并调节血清IL-6、IL-10水平,减少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
- 陈伟业王爱群张立贤
- 关键词:术后慢性疼痛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IL-10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控制性降压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对患者脑氧代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N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相同,D组予盐酸右美托咪负荷剂量0.5μg/kg静注(5min)后以0.2~0.7μg/(kg·h)速度泵注维持;N组以硝酸甘油2μg/kg缓慢静注,以3~6pg/(kg·min)维持,目标使MAP较术前基础值下降30%,降压时间为70分钟。监测并记录各组T0-T6时点的MAP、HR、ECG、BIS、SEVO%。在T0、T6时刻血气分析计算CaO2、CjvO2、CERO2。记录术前、术后MMSE评分。结果D组在T2-T5期间HR波动于(55.7±6.4)至(65.73.4±5.2)bpm,与对应时间点N组的(76.5±7.7)至(85.5±8.2)bpm明显下降(P〈0.05),D组MAP在T.、R分别为(85.8±5.7)、(80.5±7.9)mmHg,与相应N组的(77.4±6.7)、(91.3±8.2)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T0、T6时点CERO2及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是安全可行的;对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 王爱群李悦山曹阳张立贤彭亮
-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脑氧代谢
- 单肺通气时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56例,分为左侧开胸组(L组)和右侧开胸组(R组)。麻醉诱导后先采用容量控制模式下的双肺通气,开胸前5min行单肺通气,将L组随机分为容量通气模式组(LV组)与压力通气模式(LP)组;R组分为容量通气模式组(RV组)与压力通气模式(RP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双肺通气10min(T1)、侧卧位后10min(T2)、单肺通气5min(T3)、开胸后5min(T4)、开胸后30min(T5)、开胸后60min(T6)及手术结束(T7)时的SVV值。结果:4组患者在T2时,SVV值显著低于T1(P>0.05);T4时,LV组、LP组的SVV较T3时显著降低(P<0.05),RV组、RP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SVV组间比较:T4时,LV组、LP组显著低于RV组、RP组(P<0.05),单肺通气期间(T4、T5、T6、T7),LP组高于LV组、RP组高于RV组(P>0.05)。结论:左侧开胸时SVV的变化明显,而右侧开胸时SVV受影响较小;在同侧开胸条件下,PCV模式对患者的SVV的影响大于应用VCV模式的患者。
- 张立贤彭亮王琳王爱群陈伟龙曹阳
- 关键词:开胸单肺通气机械通气模式每搏量变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