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性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不良反应、对性功能的影响以及疗效等相关问题。方法:选取门诊或者住院的患者共1500例,每组500例,分别接受5-HT再摄取抑郁剂(SSRIs,包含帕罗西汀、氟西汀、氢溴酸西酞...
- 戴红陶百平宋宝华费锦锋杨胜良钱敏才
- 关键词:SSRIS米氮平SNRI首发抑郁症TESS
- 文献传递
-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改善的预测作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改善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9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根据2周末PANSS减分率分为早期改善组51例(≥20%)和非早期改善组39例(<20%)。选择同期45例女性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低(均P<0.01),治疗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改善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高(均P<0.05)。非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自身治疗前比较,早期改善组和非早期改善组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是治疗2周末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治疗第8周末早期改善组治疗有效率为80.4%,明显高于非早期改善组的59.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BDNF异常降低,但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且治疗前BDNF水平对早期改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费小聪陈海支杨胜良钱敏才沈鑫华崔力军雷礼磊宋宝华支胜利李建华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
- 双相障碍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调查双相障碍患者长期治疗中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发生率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单用心境稳定剂或联用抗精神病药连续6月以上的门诊双相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及实验室检测。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结果共入组128例,双相障碍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6.7%(47例)。药物类别及用药时间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有关(回归系数B值分别为-0.614,-0.797;P值分别为0.028,0.001)。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双相障碍患者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用药时间越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越高。联用抗精神病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上应注意监测代谢指标及对代谢异常进行干预。
- 李建华钟华王世锴那万秋苏伟宋宝华
- 关键词:双相障碍代谢综合征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2013 年10 月-2014 年11 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5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 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在...
- 费小聪陈海支王振华方瑜支胜利宋宝华
-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
-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40例)和氟西汀组(40例),观察8周.应用亚利桑那性经验量表(ASEX)评定性功能情况,同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 戴红吴杰宋宝华费锦锋
- 关键词:抑郁症米氮平氟西汀临床疗效
- DRD2、COMT多态性预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 陈海支曾雷孙莉沈晔宋宝华费小聪赵徐东任丽华杨胜良雷礼磊王振华
- 一、项目基本情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迁延的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要选择,然而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作用在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这使得临床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药物治疗
-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预测
- 孙菊水戴雄凯李建华苏伟王世锴靳西龙宋光明王轶虎宋宝华陈海支杨剑
-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为0.6-1%,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具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受精神病理影响,可出现攻击行为。
该研究调查新入院急性精神分裂症...
- 关键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
- 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组,40例)和对照组(阿立哌唑组,40例),观察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末检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至研究终点,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仅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7.5%、62.5%,疗效相似(P>0.05)。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阿立哌唑组则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与阿立哌唑相当,但能升高血清催乳素水平。
- 李建华兰光华那万秋苏伟宋宝华
-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血清催乳素
-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影响的研究
-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3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及经过利培酮治疗8周末,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6种性激素含量,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定,将结果进行比...
- 陈海支夏青春那万秋费小聪宋宝华任丽华
-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性激素
- 文献传递
- 解郁清心安神汤联合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究解郁清心安神汤联合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06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3例)常规西医治疗+解郁清心安神汤联合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变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及心烦易怒、情绪不宁等症状积分变化、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ADL)、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6.22%(51/53)]高于对照组[84.91%(45/5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等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DA、NE、5-HT、TNF-α、IL-2、IL-6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A、NE、5-HT、TNF-α、IL-2、IL-6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ADL评分、SF-36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HAMD评分、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ADL评分、SF-36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ADL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3.77%(2/53)]与对照组[1.89%(1/53)]均较少,不需治疗可自行缓解,P>0.05。结论解郁清心安神汤联合平腕立指针刺手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宋宝华戴红沈仲夏费锦锋
- 关键词: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