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 幸福视域下学校心育系统的建构与实践
- 2024年
-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当前亟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华夏女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在幸福2.0理论中阐释的“幸福”定义作为学校心育系统构建的核心概念,围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免疫力、促进学生健康和幸福成长”的目标与追求,通过设计和实施“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
- 刘海霞孙明杰
-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心育心理免疫力积极心理学
- 以助力教师成长为突破口推进集团化办学
- 2024年
-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重要方式之一。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已发展成为包括10所中学、4所小学,跨越6个行政区的大型教育集团。10年来,集团核心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治校建校,通过集团内干部教师轮岗、校本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集团内各成员校均发生了积极变化。从集团核心校的角度出发,加强治理机制及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聚焦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 刘海霞
-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 苹果移动设备应用于语言学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当前,苹果移动设备在高校中风行,利用移动设备学习语言也成为热点。为了解高校中苹果移动设备辅助语言学习的现状及外语教师对iPad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看法,本研究对珠海四所高校240名苹果移动设备用户(186名学生及54名外语学院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苹果移动设备中有助于语言学习的软件虽多,但远未被合理利用;外语教师较之学生在利用苹果移动设备辅助语言学习上未见显著差异,因而难以发挥指导作用。访谈则揭示了深层原因在于教师对苹果移动设备中软件的了解不充分,因而对其辅助外语教学的潜力认识不足。此外,多数教师对iPad运用于课堂教学存在疑问,移动设备运用于课堂需要师生观念的改变和相关技术培训。
- 刘海霞
- 关键词:外语教学
-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信仰现状调查及德育对策研究
- 渴望生命,面向未来是人的本能.而支配这一切的却是人的信仰,人类的信仰.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原始人最初的对同类、对物类等的图腾崇拜,还是中国先秦诸子对"内圣外王"人生境界的不懈实践与追求,无不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信仰的...
- 刘海霞
-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德育对策
- 文献传递
-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看新闻标题与导语中的转述引语被引量:1
- 2012年
- 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引语是批评性语篇分析向来重视的内容之一,而针对新闻结构中最重要的标题和导语部分的转述引语分析却因语料难得而较少见到。文中选取了数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7篇报道,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转述动词、转述话语的来源和形式三个方面对其标题和导语中出现的转述引语进行分析,以揭示转述引语背后隐藏的报道者对于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进而验证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基本理念:语言实践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又对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反作用。
- 李蕾刘海霞
-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转述引语标题导语
-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信仰现状调查及德育对策分析
- 刘海霞
-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德育对策
- 可视化语音软件对语音教学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将Praat语音分析软件运用于可视化语音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与相似音位的区别变得形象直观。塞音在汉语中是送气与否的对立,而在英语或日语中均为清浊对立,学生易受母语迁移影响而不能正确发音或听辨。本文以28位二语英语、三语日语的中国多语者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发音与听力前测发现其塞音习得中的问题,在反馈的基础上学习者利用Praat软件进行训练再进行后测。通过纵向对比,发现学习者的英日塞音发音有明显改善,更靠近目标语言值,日语的塞音听辨上亦有显著提高。
- 刘海霞
- 关键词:塞音发音听辨
- 仿射曲线上微分算子环及其导出Artin代数
- 刘海霞
- 母语为粤语的初高级日语学习者的塞音习得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国学习者易受母语迁移而难以习得日语的清浊塞音。通过发音测试对12位母语为粤语的初高级日语学习者与5位日语母语者的塞音进行对比研究,定量分析后发现:高级学习者清浊塞音的发音方式仍是以母语的送气与不送气音替代,虽然比初级学习者稍接近目标语,但二者无显著差异;初高级日语学习者的塞音均与日语母语者的塞音发音有显著差异。
- 刘海霞
- 关键词:粤语中介语
- 从“国家间理解”到“普遍价值”的追求——国际组织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变迁过程探析
- 国际理解教育概念自194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第一届大会上首次提出以来,以“人类和平”这个终极目标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经历了由强调“国家、文化间的理解”...
- 刘海霞
-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