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动脉栓塞
  • 3篇妊娠
  • 3篇术后
  • 3篇栓塞
  • 3篇剖宫产
  • 3篇剖宫产术
  • 3篇剖宫产术后
  • 3篇剖宫产术后子...
  • 3篇剖宫产术后子...
  • 3篇子宫动脉
  • 3篇子宫动脉栓塞
  • 3篇子宫瘢痕
  • 3篇子宫瘢痕妊娠
  • 3篇瘢痕妊娠
  • 3篇后子
  • 3篇化疗
  • 3篇化疗术
  • 3篇灌注
  • 3篇灌注化疗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余婷婷
  • 4篇徐凤娟
  • 3篇郭红玲
  • 3篇颜士兰
  • 1篇徐燕
  • 1篇钱晓红

传媒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术前预处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术前预处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子宫肌瘤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用药组(61例)和输血组(32例)。给予用药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同时辅助以口服琥珀酸亚铁,待贫血纠正后住院手术治疗;输血组患者未用药,直接输血后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发热及切口渗液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用药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由(78.46±10.09)g/L上升到(104.23±19.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的血清雌二醇、黄体酮以及促黄体激素水平显著低于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病率明显高于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5.08%(58/61),显著高于输血组的81.25%(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乏力及眩晕,输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用药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术前短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及口服补血药可以有效纠正子宫肌瘤合并中重度贫血者的贫血状态,降低医疗费用及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同时节省血源以缓解用血紧张矛盾。
徐凤娟徐燕钱晓红余婷婷
关键词:子宫肌瘤贫血术前用药
子宫动脉栓塞和MTX灌注化疗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灌注化疗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 1年2月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栓塞组:8例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
郭红玲徐凤娟颜士兰余婷婷
关键词:病理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
文献传递
子宫动脉栓塞和MTX灌注化疗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被引量:20
2012年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和超声影像技术的进步,CSP的发生率及确诊率也在逐年增加。发生率约为0.45‰,占剖宫产史异位妊娠的6.1%。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不易发现,继续妊娠或人工流产刮宫可能发生致命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或丧失生育能力,其合理治疗尤为重要。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为CSP患者提供了更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年来收治14例CSP患者,其中有8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灌注MTX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郭红玲徐凤娟颜士兰余婷婷
关键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瘢痕妊娠剖宫产术后MTX灌注化疗术介入治疗技术
子宫动脉栓塞和MTX灌注化疗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灌注化疗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栓塞组:8例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郭红玲徐凤娟颜士兰余婷婷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TX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