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城市
  • 4篇城市设计
  • 2篇教育
  • 2篇建筑
  • 2篇公园
  • 2篇规划设计
  • 2篇城市规划
  • 1篇地铁
  • 1篇行政中心
  • 1篇园艺
  • 1篇整体城市设计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生产
  • 1篇知识生产模式
  • 1篇中国经济
  • 1篇商务区
  • 1篇深圳地铁
  • 1篇生活区
  • 1篇时间维度
  • 1篇实景

机构

  • 16篇深圳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作者

  • 16篇杨华
  • 2篇张春晓
  • 2篇骆小荣
  • 1篇罗玲玲
  • 1篇钟波涛
  • 1篇孔明君
  • 1篇吴向阳
  • 1篇丁梁

传媒

  • 5篇城市建筑
  • 4篇南方建筑
  • 2篇华中建筑
  • 1篇规划师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世界建筑导报
  • 1篇2009中国...
  • 1篇全国城市规划...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中央商务区高强度开发的规划指标特征分析——以深圳福田中心区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文章从总体、街坊、地块三个不同的规模层级统计分析了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高强度开发的规划指标,总结了高强度开发的指标特征和支撑条件,并对高强度开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杨华张春晓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
促进合作交流、尊重地域特性、适应弹性发展——记越南-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暨海防-深圳安阳工业区配套生活区详细规划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介绍了越南-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暨海防-深圳安阳工业区配套生活区的项目概况,结合规划结构、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内容,着重阐述了该项目在促进合作交流、尊重地域特性、适应弹性发展方面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境外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规划作了有益的探索。
杨华骆小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初探被引量:9
2016年
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的规划设计作为研究视角,基于大量实例的搜集和调研,围绕车辆段综合开发的功能构成、交通组织以及空间营造三大关键问题,从重要性、综合开发的外部衔接、综合开发的内部组织三个方面对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述,并进一步探究了车辆段综合开发的发展趋势。
杨华张春晓
关键词:功能构成交通组织
基于时间维度的城市公园人群活动研究——以深圳文心公园、四海公园、荔香公园为例
2024年
文章以时间、空间和人群活动为切入点,对深圳市南山区文心公园、四海公园、荔香公园的人群活动情况展开了调研,对时间维度下城市公园人群活动的人群构成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活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解析了影响城市公园活动人群活动的因素。最后,基于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对城市公园的设计如何适应不同时段下不同人群的活动需要提出了建议。
杨华阮庆
关键词:城市公园时间维度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初探
2024年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地涌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我国也出现了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我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校园规划建设上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各具特色,在校园空间上又体现出相当的共性:在空间建构上体现了集约化的校园格局特征和复合化的校园功能特征;在空间情境上致力于建构高效的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与宜人的生活—交往—学习共同体。
杨华高露露郭睿涵肖家豪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校园空间
民居“异地重生”的探索与思考——以南方科技大学“风雅颂”传统文化实景教育基地为例
2024年
针对南方科技大学将校园内既有的商代屋背岭遗址和碉楼、大榕树等原福光村旧址遗存,与受赠的两栋传统徽派民居南山挹秀、忠孝堂整合建设“风雅颂”传统文化实景教育基地的项目要求,该文分析了项目的四个挑战——多元文脉的差异、空间格局的矛盾、建筑尺度的落差、使用功能的异化,方案设计以两栋徽派传统民居的重生为焦点,通过筑、廊、园三个核心要素的有机布局和精巧设计,塑造了一个多元文化共生、传统与现代兼容的文脉生态环境。进而从文脉生态的建构、空间场所的营造、建筑尺度的调和、使用功能的重置四个方面对民居异地重生进行了思考,并总结了民居异地重生的关键,即建构一个异地与在地、传统与当下文化融合的文脉生态。
杨华
关键词:民居
“双碳”目标下高等院校零碳校园实现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建设零碳校园是高等院校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具有极为广泛的教育意义和示范意义。高等院校具有实现零碳校园的先行优势,推进建设零碳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是由目标纲领、校园规划、计划安排和文化建构所组成的顶层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面向校园内部的建设路径和面向校园外部的外联路径,建设路径包括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碳负排放和监测调控,外联路径包括科研合作、项目合作、资金筹措和市场交易。零碳校园的建设,离不开高等院校的组织和个人对零碳理念的具体实施和身体力行。
杨华
建筑高度的多重界定与解析
2023年
建筑高度是衡量建筑尺度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用最简单的语汇可以定义为“建筑物由底到顶的垂直长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同一建筑物,不同专业所计算的建筑高度是有差异的。文章基于建筑高度的基本概念,剖析了建筑专业、消防专业、结构专业、城市规划专业计算建筑高度的目的,根据各专业的相关规范、规定对不同专业计算建筑高度时所界定的建筑物的“底”和“顶”进行了解析,最后总结了不同专业计算建筑高度的主要差异和相互之间的关联。
杨华
关键词:建筑高度建筑专业消防专业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实效性对策建议——以深圳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实效性是城市设计从技术走向实施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深圳在城市设计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使用与空间形态一体化的总体策略,对规划编制、技术法规和设计管理中空间形态要素的建立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杨华
关键词:城市设计实效性
以“通才”教育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初探--以深圳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随着城市规划从传统的技术手段向公共政策的转变,城市规划教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工程知识和技能向社会、经济、工程、技术全面综合的转变。本文介绍了深圳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以通才教育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变化...
钟波涛杨华
关键词:通才城市规划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