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梁
-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评价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TPN)在脑外患者中蛋白质合成、肝脏保护、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30例脑外患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TPN组(TPN组)与Gln强化的TPN组(Gln组),并在术后第1天开始至术后第5天(POD5)接受标准TPN或Gln强化的TPN治疗。将术前及POD5的血生化、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Gln组自蛋白,IgG、IgM,NK、CD4^+、CD8^+细胞百分比水平较TPN组明显升高(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Gln组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7%(1/15),TPN组为26.7%(4/15)。结论Gln强化的TPN较标准TPN对脑外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更为有利。Gln强化的TPN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标准TPN低,提示Gln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
- 高国梁
- 关键词: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
- 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降压疗效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出现高血压病人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HICH术后血压高于24.0/14.7kPa的5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用尼莫地平(28例)及乌拉地尔(26例)注射液,微泵静脉注射降压,疗程均为7d。观察用药后降压效果及心率变化,经颅彩色多谱勒动态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改变情况。结果:2药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2组降压过程中对心率影响不大。尼莫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7d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6%和88%(P<0.01),而7d时脑血管痉挛程度分别为(120±s11)cm·s-1和(146±28)cm·s-1(P<0.01)。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控制HICH术后高血压,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提高疗效。
- 张建军高国梁董伟峰严肖峰
-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乌拉地尔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成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d、3d、7d时的颅内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治疗3个月后采用GOS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1d、3d、7d的颅内压分别为(315.1±53.9) mmH2O、(266.2±39.3)mmH2O和(236.9±28.4) mmH2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71、0.412、0.437,均P<0.05).两组的术后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迟发性血肿、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5.1%、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19.58、15.42,均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GO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2.39,P <0.05).结论 标准去骨瓣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高国梁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
- 2009年
-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重点和难点。术前与术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是患者死亡与致残的主要病理基础。笔者自2005年7月以来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宣宏飞董伟峰芦明张俊司赟陈新治谢仁龙高国梁严肖锋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去大骨瓣超低位缺血缺氧病理基础
- 颅脑损伤术后再手术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 2004年
- 司贇张建军高国梁
- 关键词:颅脑损伤再手术手术治疗
- 脑出血患者血浆YKL-40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
-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发病率高,预后差,炎症反应参与ICH的病理生理过程。YKL-40是18-糖基-水解酶家族中的一类缺乏水解酶活性的类壳质酶蛋白物,作为一种新的急性反应蛋白,...
- 芦明顾水均宣宏飞陈新治董伟峰严肖锋司赟高国梁胡典祥缪建庆
- 关键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NIHSSYKL-40反应蛋白预后不良
- 文献传递
- 颅内动脉瘤15例治疗分析
- 2005年
- 颅内动脉瘤为神经外科急症,病情凶险,在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死亡率较高.我院2001年4月~2004年4月收治15例颅内动脉瘤.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司赟高国梁张建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控制血压
- 奥氮平治疗脑外伤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52例分析
-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使用奥氮平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
- 缪建庆谢仁龙张俊宣宏飞司赟董伟峰陈新治高国梁卢明严肖锋
- 关键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奥氮平颅脑外伤
- 文献传递
- 关颅时用头皮夹钳移除头皮夹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关颅时使用头皮夹钳去除头皮夹对切口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用头皮夹钳移除头皮夹法和血管钳撤除头皮夹法进行关颅,测定止血时间、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分组因素的影响。以多因素方差回归模型分析头皮夹数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00)、出血量(P=0.000)、修正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皮下引流管引流量(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平均减少止血时间37.22%,平均减少关颅时头皮出血量43.83%,减少术后24小时引流管引流量22.10%。试验组较对照组修正止血时间减少32.18%,修正出血量减少45.33%。头皮夹数量对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16)、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引流量(P=0.000)、切口感染评分(P=0.007)有显著影响,头皮夹数量对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应常规使用头皮夹钳撤除头皮夹。
- 缪建庆董伟峰宣宏飞司赟陈新治严肖峰胡典祥卢明高国梁
- 关键词:止血切口愈合
- 奥氮平治疗脑外伤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52例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颅脑外伤导致的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十分常见,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精神障碍者可达70%~90.2%[1,2],给病患重返社会带来严重挑战。对于该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统计了近两年来使用奥氮平(Olanzapine)治疗因脑外伤导致的急性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缪建庆谢仁龙张俊宣宏飞司赟董伟峰陈新治高国梁卢明严肖锋
- 关键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外伤后奥氮平重度颅脑损伤颅脑外伤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