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亨全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利培酮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2篇副作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设计
  • 1篇药物治疗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肾疾病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肾上腺素能
  • 1篇肾上腺素能受...
  • 1篇肾小球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罗亨全
  • 2篇李本义
  • 1篇雷永富
  • 1篇邝祥醒
  • 1篇李敏

传媒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服欧兰宁与利培酮引起体重增加的对比观察
2010年
目的比较服用欧兰宁、利培酮二者对精神患者的体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欧兰宁和利培酮组,各组32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欧兰宁组体重明显增加,平均增加4.95 kg,利培酮组患者体重平均增加1.82 k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欧兰宁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利培酮对体重的影响较轻,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应首选用利培酮。
罗亨全
GSK-3底物竞争性抑制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已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尽管多种GSK-3抑制剂已经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试验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还需完善的是提高其特异靶向性。目前已经认识到对于长期用药来说选用中度效果的抑制剂比完全性抑制剂效果更佳。底物竞争性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并能适度调控抑制效率。现将近年来GSK-3底物竞争性抑制剂的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罗亨全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设计阿尔茨海默病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女性闭经6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利培酮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良药,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然而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如锥体外系副作用,如静坐不能、失眠、视物模糊、肥胖、高崔乳素血症等,本院近3年收治年龄小于42岁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均服用利培酮,其中6例出现闭经,现报告如下。
罗亨全
关键词:女性闭经利培酮锥体外系副作用精神病患者生活节奏
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的超家族成员,近年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与转移过程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重要作用。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显著升高,激活受体活性能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与迁移,而阻断这些受体的活性则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并阻止前列腺癌侵入邻近淋巴结。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还能明显减少去势治疗后患者的癌症死亡率。
罗亨全邝祥醒李本义
关键词:前列腺癌肾上腺素能受体肿瘤转移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5年随访
2012年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左室肥厚(LVH)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5年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病史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及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04年1月起在本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后均计算体质量指数,测血压、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依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为指标将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KD)组及非慢性肾脏病(NCKD)组。住院期间均选择以坎地沙坦为主的降压治疗措施,长期坚持上述方案治疗使病情控制达标,定期复查并随访5年以上;比较2组患者同一时间点相关指标,组内同一指标按不同随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比较,各相同时间点对应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室质量指数(LVMI)、LVH及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与基线水平比较,CKD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LVMI、LVH及eGFR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KD组内除eGF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变化情况与CKD组类似。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CKD及LVH的发生率较高。合理治疗能逆转LVH,保护肾功能。
李敏雷永富罗亨全
关键词:肥大肾小球滤过率肾疾病随访研究
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与前列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无法根治。最近应用于临床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恩杂鲁胺和CYP17抑制剂阿比特龙也只能延长患者几个月的生存期。因此,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急需新的治疗手段。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家族蛋白是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调节细胞代谢、细胞分裂、生长与生存等多条重要通路。大量研究表明,该激酶家族具有致癌性,在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细胞和动物实验发现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家族的p110β在晚期前列腺癌中表达异常升高,是前列腺癌发展和恶化关键因素。目前已有两种新的p110β选择性抑制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p110β在前列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罗亨全江文聪李本义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1-磷脂酰肌醇3-激酶
欧兰宁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26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欧兰宁(国产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分裂症患者以欧兰宁治疗,并与同期以利培酮治疗的25例患者对照。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及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不良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8W后欧兰宁组总有效率80.8%,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0.0%,两组在起效时间上具有相似性,且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效;欧兰宁组与利培酮组之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5),但欧兰宁在体重增加和锥体外系副反应(EPS)上显著高于利培酮。结论:欧兰宁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副反应较少,但两药的个别副反应发生率各有不同。不良反应欧兰宁发生率为38.1%,利培酮组发生率为48.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罗亨全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疗效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