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桂海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小金丸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金丸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青霉素钠,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小金丸口服,1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症状(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肠系膜肿大淋巴结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小金丸口服联合输注青霉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索桂海郑玉芹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金丸青霉素
- 血清SCGN及aEEG在窒息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正>目的:研究血清蛋白质促泌素(SCGN)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窒息早产儿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及NBNA、CDCC随访结局,分为脑损伤组及非脑损...
- 索桂海
-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
- 文献传递
- Merosin缺乏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LAMA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merosin缺乏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MDC1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性,2岁2个月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不能站立、行走,口齿不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头颅磁共振提示双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及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呈长T1长T2、FLAIR序列大片高信号影。基因检测显示患儿有分别源自父亲的剪接突变(c.4718-1G>A)、源自母亲的移码突变(c.4529delC),为复合杂合突变。查阅既往文献及数据库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两种变异均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确诊为MDC1A。结论MDC1A为LAMA2基因突变所致,肌肉活检及LAMA2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本次发现的基因突变为首次报道,扩充了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突变谱。
- 索桂海索桂海汤继宏张兵兵张兵兵
- 关键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基因突变
- 血清SCGN及aEEG在窒息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吴尤佳索桂海
- 1例STXBP1脑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并报道1例STXBP1脑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诊疗方法。方法:整理并分析1例STXBP1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STXBP1脑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7 d龄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伴发育迟滞。全外显子基因测序:STXBP1杂合突变(c.863G>A),导致氨基酸改变p.W288X(无义突变)。经家系验证,患儿父母该位点均无突变,此突变为新发突变。结论:基因检测对于STXBP1脑病的早期诊断、遗传咨询、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该例突变扩充了STXBP1脑病的基因突变谱。
- 索桂海戴雨菲郑玉芹汤继宏吴尤佳
- 关键词:基因突变
- 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 EEG)、血清S100B蛋白、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神经行为量表在高促甲状腺素血症(hyperthyrotropinemia,HT)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12月—2015年6月间确诊为HT的78例早产儿纳入为研究对象,出生后6 h内监测a EEG,24 h检测血清S100B,7~10 d检查头颅MRI,纠正胎龄满40周后7、14、28 d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纠正胎龄3、6、12个月时检测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计算各指标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采用Kappa检验比较各指标与脑损伤的吻合度。结果:(1)a EEG的灵敏度、特异度及K值均较高,分别为91.30%、94.50%、84.80%。(2)a EEG在生后6 h内即能有助于诊断脑损伤。结论 :a EEG、血清S100B、头颅MRI、NBNA、CDCC均可用于诊断HT早产儿脑损伤,a EEG可作为超早期(6 h内)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
- 孙雪梅胡旻婧胡旻婧吴尤佳索桂海徐美玉
- 关键词: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早产儿
- 乳酸和血清胱抑素C评估早产儿败血症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乳酸和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产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入院后检测动脉血乳酸、Cys 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别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间以及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间血乳酸、Cys C、PLT、CRP、WBC、NCIS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乳酸、Cys C、PLT、CRP与NC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动脉血乳酸、Cys C水平较存活组高(P<0.05),死亡组PLT、NCIS较存活组低(P<0.05);死亡组CRP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血乳酸高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血乳酸高于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Cys C高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PLT均低于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CRP均高于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NCIS低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危重组NCIS低于非危重组(P<0.05);动脉血乳酸、Cys C及CRP均与NCIS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0、-0.607、-0.589,P<0.05),但PLT与NCIS呈正相关(r=0.610,P<0.05)。结论:血乳酸和Cys C对评估早产儿败血症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郑玉芹索桂海孙柳河
- 关键词:败血症乳酸胱抑素C早产儿
- 脑损伤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导致脑瘫、癫痫、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及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损伤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临床常用的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滞后性,因此临床医生在判断脑损伤部位、严重程度时面临较大困难。体液生物标记物水平在脑损伤后早期即发生变化,这些生物标记物能预测早期脑损伤、鉴定脑损伤区域、评估预后,临床意义重大,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文章对目前正在研究的相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脑损伤生物标志物进行相关综述。
- 索桂海索桂海
- 关键词:脑损伤生物标记物
-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90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F组(23例)静脉滴注芬太尼2μg·kg^(-1)·h^(-1);M组(23例)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 mg·kg^(-1)·h^(-1);FM组(22例)联合使用芬太尼2μg·kg^(-1)·h^(-1)和咪达唑仑0.1 mg·kg^(-1)·h^(-1);FMH组(22例)联合使用芬太尼1μg·kg^(-1)·h^(-1)和咪达唑仑0.05 mg·kg^(-1)·h^(-1)。比较4组患儿用药前(0 h),用药后4 h、8 h、12 h、24 h的新生儿疼痛兴奋镇静量表(N-PASS)评分、吸气峰压(PIP)、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血糖(Glu);比较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和短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90例患儿用药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别的N-PASS评分、PIP、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P<0.05)。患儿用药不同时间点的FiO2、HR、MBP、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间用药后不同时间点N-PA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FMH组不同时间点N-PASS评分均低于F组、M组(P<0.05)。4组患儿用药12 h、24 h时的PIP、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FMH组用药12 h、24 h时的PIP、RR均低于F组、M组(P<0.05)。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及短期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能有效减轻疼痛,降低RR,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但两药联用的最适宜剂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净月徐美玉吴尤佳申飞飞索桂海李海英
- 关键词:芬太尼咪达唑仑早产儿镇痛机械通气
- 儿科医学教育新探索
- 龚红蕾徐美玉李鹏程索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