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尤佳

作品数:74 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新生儿
  • 14篇脑损伤
  • 12篇蛋白
  • 11篇早产
  • 11篇早产儿
  • 11篇儿科
  • 11篇儿童
  • 11篇产儿
  • 10篇教学
  • 9篇细胞
  • 8篇血清
  • 7篇电图
  • 7篇早产儿脑损伤
  • 7篇脑电
  • 7篇脑电图
  • 6篇学法
  • 6篇振幅整合脑电...
  • 6篇窒息
  • 4篇增殖
  • 4篇窒息早产儿

机构

  • 72篇南通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4篇吴尤佳
  • 29篇徐美玉
  • 18篇索桂海
  • 16篇孙宝兰
  • 16篇申飞飞
  • 11篇郑玉芹
  • 6篇邵志莉
  • 5篇宋红花
  • 5篇杨卫霞
  • 3篇杨治平
  • 3篇李斌
  • 3篇徐杰
  • 3篇赵建美
  • 3篇胡旻婧
  • 3篇金爱琴
  • 3篇张晓群
  • 2篇孙柳河
  • 2篇李红新
  • 2篇蔡晋
  • 2篇屠文娟

传媒

  • 16篇交通医学
  • 6篇南通大学学报...
  • 5篇江苏医药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产期唾液酸营养与足月儿早期智能发育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分析围产期唾液酸(SA)营养状况与健康足月儿早期智能发育的关系,探讨SA水平对早期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调查127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产妇及其婴儿,对产妇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母婴体液SA水平,婴儿出生后3~4个月评估精神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共获得120对完整的资料:母血、脐血及初乳中的SA水平分别为(2.25±0.02)、(1.21±0.01)、(5.01±0.06) mmol/L;3~4月龄的婴儿MDI和PDI分别为(99.40±1.87)、(98.53±1.9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DI与脐血及初乳中的SA水平相关(β=0.636、0.175,P<0.05),PDI与脐血及初乳中的SA水平相关(β=0.502、0.262,P<0.05).脐血高SA组的MDI、PDI均显著高于低SA组(111.85±2.79)vs.(108.88±2.0),(101.08±4.44)vs.(98.88±2.0),P均<0.01;初乳高SA组的MDI、PDI均显著高于低SA组(111.71 ±3.07)vs.(108.81±1.56),P<0.01;(101.29±4.23)vs.(98.56±1.79),P<0.05.初乳与脐血SA水平呈正相关(r =0.507,P=0.004);初乳及脐血SA水平在母血高SA组均显著高于低SA组(5.12±0.35)vs.(4.87±0.22),(1.21±0.02)vs.(1.17±0.01),P均<0.05.结论 脐血及初乳唾液酸高水平可能有益于足月儿早期智能发育,围产期充足的唾液酸摄入和良好的胎盘功能可能是早期智能发育的重要因素.
吴尤佳邵志莉高薇薇李海英徐美玉
关键词:唾液酸足月婴儿围产期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常频通气失败后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估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常频通气失败后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经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患儿24例,后续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分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常频通气失败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根据治疗成功与失败的评定标准,成功15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62.5%(15/24)。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常频通气失败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高频振荡通气启动前常频通气治疗的时间长短与治疗成功率成负相关(P<0.05),而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种类等对HFOV的治疗效果无影响。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在常频通气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可尽早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申飞飞郭飞吴尤佳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常频通气
MTM1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肌管性肌病1例
2023年
先天性肌病是一组遗传性肌肉疾病,临床上以从新生儿开始的肌张力低和呼吸暂停为特征,并伴有特异的肌肉组织病理学特征。Spiro A J等[1]于1967年首次提出“肌管性肌病”(myotubular myopathy,MTM)一词。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基因型被称为X-连锁肌管肌病(X-linked myotubular myopathy,XLMTM),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力减退和全身肌肉无力。X-连锁肌管肌病是由Xq28上的MTM1基因突变引起的[2]。它编码一种酪氨酸磷酸酶,该酶已被证明参与控制细胞生长的转导途径,并在维持肌紧张中起重要作用[3]。XLMTM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呼吸衰竭、全身肌无力等临床特征,肌肉组织病理学上可见大量小而圆的肌纤维。XLMTM的大多数突变可以在外显子3、4、8、9、11和12区被检测到[2]。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肌管性肌病,其外显子3区存在MTM1基因突变。
洪先慧李海英吴尤佳
关键词:基因突变MTM新生儿
2019—2022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究2019—2022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上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血液标本,检测患儿MP感染情况,分析MP感染不同年份、季节、性别及年龄的流行情况。结果 12 830例住院儿童的血标本中MP阳性率为16.55%(2 123/12 830),2019年住院儿童MP阳性率为17.97%,2022年住院儿童MP阳性率为16.48%,呈下降趋势(P<0.05)。女性住院儿童的阳性率19.38%(1 198/6 182)高于男性住院儿童的阳性率13.91%(925/6 648)(χ^(2)=69.277,P<0.05)。夏季(19.84%)、秋季(19.57%)两季阳性率高于春季(12.97%)、冬季(12.38%)(P<0.05)。不同年龄的2019—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岁(9.68%)、1~3岁(12.95%)、4~6岁(18.23%)、>6岁(2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的儿童阳性率最高。不同疾病组2019至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49%)、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7.28%)、重症肺炎(16.43%)、其他疾病(1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019—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其感染水平仍较高,以夏秋季高发,>6岁儿童尤其女童是MP感染的高发人群。应针对高发人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临床抗感染策略,切实提高本地区儿童的身心健康。
仇冬梅申飞飞沈丽媛吴尤佳
关键词: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
MIF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宋红花李海英吴尤佳孙宝兰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的高频振荡与语言智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患儿的语言智商(VIQ)与高频振荡(HFOs)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50例BECT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进行智商和语言智商(VIQ)测定,采用宽频带脑电图记录BECT患儿非快速动眼睡眠期的HFOs出现。结果:BECT患儿VIQ低于健康儿童,HFOs阳性患儿VIQ低于HFOs阴性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s与BECT患儿VIQ具有相关性(r=-0.66,P<0.05)。结论:BECT患儿语言智商低于健康儿童,非快速动眼睡眠期HFOs阳性的BECT患儿语言智能更差,建议对BECT患儿进行宽频脑电图HFOs监测,对VIQ异常患儿应及早干预。
胡旻婧王玉琴孙燕沈宝云倪耀辉吴尤佳
关键词:高频振荡
新生儿细菌感染标记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
2009年
目前我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首位,本文主要研究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以下简称感染)。新生儿感染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很难与非感染性疾病鉴别,但进展迅速,在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区分新生儿感染和非感染理想的标记物必需具备以下特性^[1]:(1)必须有最佳截取值以区分感染和非感染.并有高灵敏度与阴性预告值以及较高的特异性与阳性预告值。若能区分不同种类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则更具价值。(2)能反映疾病进程、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吴尤佳徐美玉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感染标记物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丛晓亚吴尤佳
血清降钙素原、铁蛋白在诊断Still病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寻找Still病早期诊断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3月诊治Still病 2 6例 ,在排除感染、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同时 ,联合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清铁蛋白 (SF) ,并与同期其他发热性疾病比较。PCT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SF用化学发光法。结果  2 6例Still病患儿血清PCT均≤ 0 .5 μg/L ,血清SF显著升高 ,均在正常值 3倍以上。 结论 血清PCT≤ 0 .5 μg/L ,排除细菌感染性发热 ,血清SF显著升高 ,特别是大于正常值 3倍以上有助于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 ,是Still病的有力佐证。联合检测PCT。
徐美玉金爱琴吴尤佳徐杰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血清铁蛋白血沉类风湿性全身型
南通市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预警指标及其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寻找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预警指标,并验证其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7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得出早期预警指标。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339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为验证对象,评估上述预警指标对重症手足口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重症病例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CRP、PCT、EV71阳性率高于普通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PCT、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PCT作为单独诊断指标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84,灵敏度为73.21%。空腹血糖联合PCT及EV71阳性诊断的灵敏度最高,可达到92.86%。结论:(1)空腹血糖升高、PCT升高、EV71阳性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联合检测空腹血糖、PCT及咽拭子EV71可作为预测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指标。
袁小亮吴尤佳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预警指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