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轶珩

作品数:27 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阴道
  • 9篇外阴
  • 9篇外阴阴道
  • 8篇阴道假丝酵母...
  • 8篇阴道假丝酵母...
  • 8篇妊娠
  • 8篇外阴阴道假丝...
  • 8篇外阴阴道假丝...
  • 8篇假丝酵母
  • 8篇假丝酵母菌
  • 8篇假丝酵母菌病
  • 4篇咪康唑
  • 4篇硝酸咪康唑
  • 4篇康唑
  • 3篇随机对照研究
  • 3篇疗效
  • 3篇氟康唑
  • 2篇阴道炎
  • 2篇真菌
  • 2篇妊娠并发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27篇梁轶珩
  • 17篇樊尚荣
  • 7篇刘小平
  • 6篇刘平
  • 3篇李云
  • 3篇高淑红
  • 3篇袁奔
  • 3篇光晓燕
  • 2篇朱玉霞
  • 2篇马喆
  • 2篇李环
  • 2篇石玉
  • 1篇王玉洁
  • 1篇沈媛媛
  • 1篇吴瑞芳
  • 1篇张礼婕
  • 1篇罗雯薇
  • 1篇鲍俊翠
  • 1篇刘志红
  • 1篇张薇

传媒

  • 5篇中华产科急救...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性学会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仿生物理学疗法防治女性盆底疾病的临床研究
李环胡艳肖爱民马喆吴瑞芳张巍颖王苏梅张礼婕杨将梁轶珩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慢性盆腔痛和性功能障碍。据2006-2007年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0.9%,...
关键词: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分子方法和API 20C AUX系统用于鉴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真菌种类,以及API 20C AUX系统对真菌的正确鉴定率。方法:应用分子方法和API 20C AUX系统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的VVC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的3404株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分子方法共鉴定出19种真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真菌(2622株,77%),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505株,14.8%)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9株,2.0%)。API 20C AUX系统共鉴定出11种真菌,以分子方法为金标准,其总正确鉴定率为92.3%(3142/3404株),常见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的正确鉴定率分别为98.4%、85.9%和85.5%,其余少见真菌正确鉴定率为32.7%。结论:分子方法是鉴定真菌的可靠方法,能鉴定API 20C AUX系统不能鉴定的菌株。API20C AUX系统对常见假丝酵母菌的正确鉴定率高,对少见假丝酵母菌的正确鉴定率低,不能鉴定新命名的真菌。
石玉朱玉霞樊尚荣杨静梁轶珩刘小平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真菌假丝酵母菌
妊娠期梅毒流行特征和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23年
在全球范围内,妊娠期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国,随着降消项目的开展,先天梅毒发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妊娠期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多性伴侣、吸毒、文化程度中等、无业/待业。推荐所有孕妇在第1次就诊时采用梅毒血清学试验进行筛查,螺旋体试验和非螺旋体试验相互确诊。对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阳性的孕妇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1次/周,连续3周。梅毒感染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取血筛查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及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并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注预防梅毒感染。
梁轶珩樊尚荣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先天梅毒
320例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3日至2014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阴道分娩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共320例,对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 Apgar评分1 min 4~7分组的pH值、PaCO2、PaO2、HCO3-、BE值的水平分别为(7.15±0.11)、(64.21±21.62) mmHg、(9.21±4.69) mmHg、(21.12±6.98) mmol/L、(-9.06±7.07) mmol/L,≥8分组分别为7.28±0.10、(43.16±15.06) mmHg、(20.38±9.21) mmHg、(19.59±5.31) mmol/L、(-6.79±4.92) mmol/L,两组比较,pH值、PaO2及PC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914,-2.764,2.501(P均<0.05)。(2)清亮羊水组的pH值、PaCO2、PaO2、HCO3-、BE值的水平分别(7.29±0.10)、(43.64±15.35)mmHg、(20.40±7.85)mmHg、(19.81±5.28)mmol/L、(-6.59±4.85)mmol/L,羊水Ⅰ度粪染组的分别为:(7.29±0.06)、(43.88±15.79) mmHg、(21.41±9.61) mmHg、(20.20±6.92) mmol/L、(-6.24±5.55) mmol/L,羊水Ⅱ度粪染组的分别为:(7.24±0.14)、(40.36±14.70) mmHg、(17.38±4.75) mmHg、(16.55±4.13)mmol/L、(-10.09±4.98) mmol/L。三组间比较,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围产期窒息的客观依据,羊水Ⅰ、Ⅱ度粪染不是胎儿窘迫的征像。
梁轶珩刘平李云樊尚荣
关键词:阿普加评分新生儿酸中毒脐动脉
计算机分析和人工分析电子胎心监护图形的比较
刘平樊尚荣梁轶珩李云
两种途径子宫切除手术对比分析
2009年
目的:比较两种途径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近3 a接受两种途径子宫切除手术的病例共228例,其中,传统式子宫切除术176例;改良式子宫切除术52例,比较两组的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发现有否盆腔粘连、术后发热天数及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贫血情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结果: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改良式手术优于传统式手术。
李环马喆梁轶珩杨瑞
关键词:女(雌)性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44例盆腔脓肿并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44例中16例采用腹腔镜探查术,28例采用剖腹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发热、术后抗感染天数、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缓解率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天数、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剖腹探查术少,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少,手术后无一例出现炎症扩散。结论:腹腔镜手术及剖腹探查术皆可治疗盆腔脓肿,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患者创伤少,康复快,是安全可行的。
梁轶珩光晓燕张薇
关键词:盆腔脓肿开腹腹腔镜
宫角妊娠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发病率及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22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3年1月~2005年9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194例,其中宫角妊娠22例,占1.85%(22/1194)。21例行B超检查,2例误诊,B超早期诊断符合率达90%(19/21)。22例患者中,1例行宫腔镜下清宫,13例行剖腹手术,8例行B超下清宫。结论早孕人流前应常规B超检查。宫腔镜、腹腔镜对宫角妊娠早期诊断确切,治疗上能达到微创效优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王丽平梁轶珩罗雯薇王玉洁
关键词:宫角妊娠
益生菌制剂治疗阴道感染和复发被引量:11
2017年
健康女性阴道菌群以乳杆菌为主,同时包含少量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奇异菌属、棒状杆菌、动弯杆菌、普氏菌属、阴道加德纳菌、纤毛菌属、气球菌属(anaerococcus)和微单胞菌属(pepto-niphilus)等。除乳杆菌外,一些其他细菌如奇异菌属也可产生乳酸,属于潜在的益生菌或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使阴道p H值轻度升高。阴道菌群变化与微生态失调及疾病相关。
梁轶珩樊尚荣
关键词: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益生菌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以引起临床重视并探讨最佳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直接确诊6例,误诊8例,误诊率57.14%。保守治疗8例,1例失败中转开腹;直接开腹手术5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应及早做B超检查,一旦发现子宫疤痕部位妊娠,及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B超检查结果及血HCG值采取适宜治疗方法。
光晓燕曾荔苹梁轶珩
关键词:剖宫产疤痕子宫妊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