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军
- 作品数:34 被引量:2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的新一轮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类似,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城市化发展滞后等特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实现由追求城市化率向追求城市化质量方向转变,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转变,即从数量型城市化同绿色城市化、生态城市化、低碳型城市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从城市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先进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适度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城市。
- 李宇军张继焦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垃圾围城”与西部城市环境保护的对策——以昆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都市环境保护中非常紧迫和相当重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环境学家和垃圾处理专家多从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技术和垃圾场的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垃圾问题进行探讨,却很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此问题。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特提出几点对策性分析与建议:第一,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制度;第三,建立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制度;第四,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
- 张继焦李宇军
- 关键词:垃圾围城垃圾分类城市环境保护
-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被引量:7
- 2010年
- 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20世纪50到6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其后果是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痛定思痛。
- 李宇军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循环型社会排污权交易绿色经济环境问题二氧化硫
- 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文化-旅游”“政府-市场”“中央-地方”三大关系被引量:20
- 2021年
- 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属于结构性问题,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功能性问题。文章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着重分析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三个主要关系的结构及其功能,助力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提高地方政府行为效能,不断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使得文化和旅游两者都齐头并进获得可持续发展。由此,我国各民族不但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而且可以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而且可以跟世界人民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李宇军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改进方向的探讨被引量:15
- 2008年
-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排放量逐年提高,垃圾成份呈现了有机质、可回收利用物质大幅提高的趋势。文章针对中国垃圾管理现状,提出了应变革传统的末端垃圾管理模式为可持续全过程垃圾管理模式,建议实施垃圾动态总量控制和垃圾处理全成本收费,以应对垃圾问题。
- 李宇军
- 关键词: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全过程全成本
- 从价值链角度看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1年
-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各界人士热议的话题。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企业到底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却很少探究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如经营方式和运作过程等)之间的关系。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这个新视角,加入企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纵向)和处于不同行业(横向)的企业,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价值链与社会责任之间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和关系;不同的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性质、经营范围和规模等,它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不同。。
- 李宇军张继焦
- 关键词:价值链社会责任竞争优势
- 走内源型发展路子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小镇: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6
- 2018年
- 建设特色小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和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的一种政策实践。在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竞争中,贵州特色小镇建设注重本区域的自然资源和本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贵州省民族/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资源禀赋型等三种类型特色小镇的各种关键要素相互联结和强化,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内部的相关企业之间形成了互助关系,既可以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也可以平行企业之间互动;集群内部各个企业之间既能够保持信息交流,也保持着持续和积极的竞争氛围;特色小镇形成了强劲的竞争优势。这种内源型的系统性竞争优势,不但可以使特色小镇整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可以提升当地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李宇军张继焦
- 关键词:竞争优势城镇化
- 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发挥受扶主体的能动性——基于贵州黔西南州的调查及思考被引量:18
- 2017年
- 从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作为受扶对象,影响着资源配置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各级党员干部逐渐意识到,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通过改变"单边行政"的旧方式,逐渐形成以群众为中心的政府服务作风;通过"与民共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传统,逐渐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具体工作中,已经摸索出几种以群众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行"两会三书六表",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巧用"杠杆"原理,撬动群众的搬迁愿意;运用"五共"工作流程法,让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 李宇军张继焦
-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主体能动性
- “零废物”管理:温哥华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11年
- "零废物"概念最早由"零废物国际联盟"提出,旨在倡导减少所有污染物的排放。2006年大温哥华都会区正式推进"零废物"管理,确定了其废物管理目标,推行有利于"零废物"的政策,落实各种垃圾减量措施,实现了垃圾处置量大幅降低的目标。大温地区的"零废物"管理与实践对我国废物管理有五方面的启示:引入‘零废物’管理思想;从‘垃圾末端管理’模式向‘垃圾可持续全过程管理’模式转变;制定垃圾管制和禁止排放的政策;严格执行垃圾收费政策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 李宇军
- 垃圾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或城市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垃圾管理阶段各异,垃圾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国(境)外垃圾管理现状的实地调研考察及对其发展历史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垃圾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的变化,将垃圾管理阶段大致分为垃圾简单消纳、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可持续全过程管理和建立循环型社会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垃圾管理均为末端管理模式。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刻认识,垃圾管理逐渐从单目标的末端管理模式,向多目标精细化的可持续全过程管理模式转变。进入21世纪,日本积极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模式的做法和经验,有值得借鉴之处。
- 李宇军
- 关键词:垃圾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循环型社会全过程管理历史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