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庆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骨折
  • 13篇多发伤
  • 8篇创伤
  • 5篇严重多发
  • 5篇严重多发伤
  • 5篇近端
  • 5篇急诊
  • 5篇股骨
  • 4篇胸腹
  • 4篇内固定
  • 4篇介入
  • 4篇近端骨折
  • 4篇救治
  • 3篇胸腹联合
  • 3篇胸腹联合伤
  • 3篇医师
  • 3篇医师培养
  • 3篇远端
  • 3篇远端骨折
  • 3篇诊治

机构

  • 30篇同济大学附属...
  • 8篇同济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8篇韩庆辉
  • 22篇刘养洲
  • 17篇陈国庭
  • 16篇李增春
  • 16篇李光
  • 15篇李侠
  • 13篇陆晴友
  • 11篇孙贵新
  • 8篇季晟超
  • 7篇刘中民
  • 7篇谭军
  • 7篇韩宁
  • 6篇李国风
  • 6篇李侠
  • 4篇孙志扬
  • 4篇潘玉涛
  • 4篇徐根宝
  • 4篇许国强
  • 3篇强敏菲
  • 3篇陈雁西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2011北京...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创伤外科运行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背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与寻找理想创伤救治模式一直是急诊创伤外科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迄今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运行模式。我国急诊创伤外科和创伤治疗起步较晚,创伤救治处于分科会诊的局面,缺乏创伤专业医师,缺乏完善合理的整体治疗...
陈国庭刘养洲孙贵新李侠刘建军李光韩庆辉魏欣季晟超陈春华许国强徐根宝李增春刘中民
关键词:急诊创伤外科医师创伤救治医师培养严重多发伤
急诊与择期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干远端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急诊与择期治疗闭合性(AO/OTA)42-A1型胫骨干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急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创伤骨科基于MIPPO急诊或择期治疗的106例闭合性(AO/OTA)42-A1型胫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患者均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18~79岁,平均39.2岁。2014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患者均择期手术(择期手术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1~85岁,平均40.4岁。患者均随访10个月~4年,平均12.9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美国麻醉学会(ASA)病情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软组织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Johner-Wruh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患者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软组织感染率、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2.76±0.85)分vs.(2.60±0.82)分、(68.3±23.4)min vs.(79.4±22.1)min、(285.7±73.1)mL vs.(245.8±77.2)mL、(17.3±6.7)周vs.(16.3±5.6)周、12.50%vs.11.90%、95.31%vs.93.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7.5±0.7)d少于择期手术组(10.8±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IPPO技术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AO/OTA)42-A1型胫骨干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唐小莹韩庆辉刘立峰王晓民
关键词: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微创
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作为植骨材料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采用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进行填充.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均获得骨性...
李侠陆晴友刘养洲李国风韩庆辉韩宁李光李增春
关键词:磷酸钙骨移植替代物胫骨平台骨折
急诊创伤外科运行模式10年尝试与探索
背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与寻找理想创伤救治模式一直是急诊创伤外科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迄今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运行模式。我国急诊创伤外科和创伤治疗起步较晚,创伤救治处于分科会诊的局面,缺乏创伤专业医师,缺乏完善合理的整体治疗...
陈国庭刘中民刘养洲李增春孙贵新李侠刘建军李光韩庆辉杨明杰魏欣季晟超陈春华徐根宝李国锋
关键词:急诊创伤外科医师创伤救治医师培养严重多发伤
急诊创伤外科运行模式10年尝试与探索
背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与寻找理想创伤救治模式一直是急诊医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运行模式。我国急诊创伤外科和创伤治疗起步较晚,创伤救治缺乏创伤专业医师,处于分科会诊的局面,缺乏完善合理的整体...
陈国庭韩庆辉杨明杰魏欣季晟超李立钧陈春华徐根宝刘中民谭军孙贵新刘养洲刘建军李侠钱列许国强李光
关键词:急诊创伤外科医师医师培养创伤救治严重多发伤
内侧柱有效支撑对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内侧柱有效支撑对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8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创伤骨科采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锁定钢板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男性19例,女性30例;年龄25~86岁,平均57.1岁。摔伤11例,道路交通伤13例,坠落伤10例,运动伤8例,其他伤7例。伤后手术时间1~10d,平均4.3d。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11例;其中合并脱位7例。根据患者术后X线片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情况分为内侧柱支撑组(26例)和无内侧柱支撑组(23例)。所有患者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3~49个月,平均15.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个月肱骨头内翻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并发症[肱骨头内翻(末次随访与术后内翻角之差超过5°)、螺钉切出关节面、内固定失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率,分析内侧柱支撑对骨折复位的维持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3.6周。术后第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肱骨头内翻角分别平均(1.2±0.8)°和(8.4±2.9)°,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85.3±10.9)分和(68.3±8.7)分,并发症发生率7.7%(2/26)和43.5%(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柱支撑可提高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机械稳定性,更好地维持复位,提高手术疗效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韩庆辉王暑光唐小莹孙贵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总结以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急诊手术的经验。方法对2001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58例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胸手术12例,剖腹手术36例,同时行胸部和腹部切口7例,经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行四肢长干骨内固定术27例,脊柱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5例,截肢术1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2例。治愈53例,死亡5例。结论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C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李侠李增春刘养洲陈国庭韩庆辉李光靳晓丽王圣刚赵中辛
关键词:多处创伤急救胸腹联合伤
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山莨菪碱对多发伤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预防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多发伤病例586例,严格按照损伤控制学理论治疗多发伤的原则分为四组:常规治疗组142例、乌司他丁治疗组143例、山莨菪碱治疗组152例及联合用药治疗组149例,四组又按照损伤严重评分(ISS)分成三组:ISS<20分组,20分≤ISS<27分组和ISS≥27分组。联合用药组为静脉应用乌司他丁和山莨菪碱。观察四组患者的ICU治疗天数、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病率及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和常规治疗组相互比较,ISS<20分的多发伤患者四组ICU观察天数均值、ALI/ARDS患病率与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20分组中,单独用乌司他丁和(或)山莨菪碱治疗的ICU观察天数少于常规治疗组,而ALI/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ISS≥20分的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比较,ICU观察天数均值、ALI/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乌司他丁和(或)山莨菪碱治疗多发伤,可以减少严重创伤(ISS≥20分)ICU治疗天数,降低ALI/ARDS的患病率和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
韩庆辉陈国庭孙贵新刘养洲李侠陆晴友李国风李增春
关键词:多处创伤山莨菪碱乌司他丁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联合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 BMP-2)作为植骨材料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复位后的骨缺损分别采用可注射rh BMP-2/CPC(实验组)和单纯CPC(对照组)进行充填,并用PHILOS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ane-Sandhu X线评分和肩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经过平均14.2个月随访。切口局部无搔痒感或疼痛。随访发现实验组术后平均20.8周获得骨性愈合,优于对照组的25.8周。通过Lane-Sandhu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X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提示:运用可注射rh BMP-2/CPC人工骨患者在术后1年的Neer关节功能评分表结果优于单纯运用CPC人工骨患者(P<0.05)。结论可注射rh BMP-2/CPC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充填效果确实等优点,能有效避免复位后骨量的再丢失,可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是充填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缺损的较佳方法之一。
李侠陆晴友潘玉涛刘养洲陈涤韩宁韩庆辉李增春袁文
关键词:磷酸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移植替代物肱骨近端骨折
PFNA及倒置LISS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和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1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PFNA和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0个月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患者46例的病例资料,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24例,采用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者22例。所有患者术后6h开始不负重状态下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er-Palmer活动评分和颈干角角度丢失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0~12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两组术前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末次随访Parker-Palmer活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倒置LISS钢板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PFNA组延长,颈干角角度丢失减少。结论PFNA固定允许患者早期负重;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切割风险较高的患者,倒置LISS钢板固定有助于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韩宁孙贵新李增春李国风陆晴友韩庆辉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