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庭 作品数:78 被引量:30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胃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4 2006年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的表达情况,研究错配修复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评价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与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探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预测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引起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可行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陈国庭 朱正纲 尹浩然 刘炳亚 计骏 张俊 林言箴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HMSH2 HMLH1 大肠癌肝转移与病理类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生肝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特点、血清CEA水平、转移淋巴结、原发灶的病理类型和静脉侵犯。结果 以肝转移灶为首诊原因的有 1 6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远距离淋巴结转移及镜下静脉侵犯发生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要重视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或镜下静脉侵袭均预示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增加。对可能发生肝转移的高危病人 。 李侠 杨明智 陈国庭 孙志扬 赵中辛关键词:大肠癌 肝转移 病理类型 淋巴结转移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物学的关系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胃癌组织切片中提取DNA。组织切片中肿瘤成分不足50%时采用显微微切割方法。以PCR为基础的单链构像多态性方法分析胃癌组织分别在BAT26、BAT40、D2S123、D5S346和D17S2505个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按照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频率将胃癌患者分为3组:出现2个或2个以上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为高MSI组(MSI-H);出现1个位点不稳定性为低MSI组(MSI-L);无MSI发生为微卫星稳定组(MSS)。61例胃癌患者中,12例(19.7%)为MSI-H,11例(18.0%)为MSI-L,38例(62.3%)表现为MSS。MSI-L组与MSS组患者在胃癌各临床病理生物学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这两组与MSI-H组比较,在肿瘤的发生位置、Laurén分型、淋巴结是否转移和肿瘤分期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I-H型胃癌多发生于胃窦部,多见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肠型和较早期胃癌,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MSI-H型胃癌与MSI-L或MSS型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行为,MSI-H型胃癌与肿瘤位置、淋巴结是否转移、Laurén分型及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另一分子机制。 陈国庭 朱正纲 尹浩然 刘炳亚 计骏 张俊 林言箴关键词:胃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病理生物学 分子机制 淋巴结转移 Endoglin:肿瘤新生血管的标志物 被引量:9 2002年 Endoglin为细胞膜糖蛋白 ,能调节细胞对转化生长因子 β的反应 ,在血管生成的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肿瘤组织边缘部分血管起源性内皮细胞高度表达。Endoglin的表达与某些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肿瘤的预后指标。应用免疫治疗、基因反义技术阻断肿瘤组织中尚未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合成Endoglin ,可抑制肿瘤组织微血管的生成 ,阻断肿瘤浸润转移途径 ,将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陈国庭 尹浩然 朱正刚关键词:ENDOGLIN 肿瘤 TGF-Β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免疫学 中国极地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改进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我国未来极地科考的医疗保障模式。方法结合第7次北极科考和第33次南极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经验,分析极地科考的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的随船医疗保障现状。结果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加重及科考人员数量的增加,对极地医疗保障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极地科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和专业的医疗保障是顺利开展并完成科学考察的必要条件。今后要逐步健全极地医疗保障体系,从队员的选拔、医师的培训、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完善、极地医学的深入研究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逐步完善我国的极地医学保障制度。 高志光 甘迪 熊凯 孙贵新 陈国庭关键词:西风带 急诊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经验与探讨 被引量:20 2016年 创伤是当今人类的一大公害,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1]。据统计,创伤是美国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4位[2],已经被纳入国家疾病控制计划,而且创伤导致的病死率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和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是我国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纵观世界各国,急诊科和各种创伤中心承担了绝大多数创伤患者的各种救治工作。 孙贵新 李钦传 李增春 陈国庭 刘中民关键词:急诊创伤 急救 南极中山站越冬科考队员的伤病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南极考察站越冬科考队员的伤病特点,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为提高极地考察站医疗保障水平提供策略。方法选取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19名越冬队员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在站期间发生的各种伤病,按就诊次数、病种及所属科室计算疾病构成比,分析常见伤病可能的诱发因素。结果第3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19名队员越冬期间均出现伤病就诊;诊疗伤病91人次(不含复诊),前10种伤病依次为:急性软组织损伤(18.7%)、消化不良(12.1%)、皮炎(11.0%)、眼结膜炎(5.5%)、咳嗽(5.5%)、咽喉炎(4.4%)、嘴唇疱疹(4.4%)、失眠(4.4%)、慢性软组织损伤(4.4%)、口腔溃疡(2.2%);伤病所属科室前10依次为:创伤与骨科(23.1%)、皮肤科(14.3%)、消化科(13.2%)、耳鼻喉科(7.7%)、呼吸科(7.7%)、口腔科(6.6%)、眼科(6.6%)、普外科(5.5%)、精神科(4.4%)、泌尿外科(3.3%)。结论建议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重视野外个人防护、加强后勤补给、提高蔬菜产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适度身体锻炼、避免强烈对抗类运动、丰富业余生活、规律作息、控烟限酒等,以降低南极考察站越冬期间科考队员的伤病发生率。 曹东亮 余万霰 陈国庭关键词:考察站 伤病 白细胞介素-12水平对多发伤病人伤情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鄄12的动态变化对多发伤病人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对36例多发伤病人入院后第1、3、7、14天空腹外周静脉血IL鄄12的水平变化进行动态检测,以判断IL鄄12水平变化与多发伤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发伤病人创伤后外周静脉血IL鄄12水平升高,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区段内的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鄄1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ISS评分值的增高,不同时段IL鄄12水平也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病人年龄无关。结论:动态检测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鄄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多发伤伤情的指标之一。 李侠 孙志扬 武钧 陈国庭 刘建军 刘养洲 刘中民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 多发伤 伤情 PTEN基因与肿瘤 被引量:3 2001年 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 ,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人类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PTEN蛋白在细胞的生长发育。 陈国庭 尹浩然 朱正纲关键词:PTEN基因 肿瘤 细胞凋亡 第5届亚洲急诊医学会议纪要 2009年 第5届亚洲急诊医学会议(5thAsian Conference on Emergency Medicine)于2009年5月16日至19日在韩国釜山会展中心BEXCO举行,与会代表共1120余人,主要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包括从事院前急救、急诊医学、急诊危重病治疗和灾难医学人员。本次会议主题是“亚洲急诊医学新视角一挑战、创新与合作”。第6届亚洲急诊医学会议定于2011年在泰国曼谷举行,大会共收编270余篇文章,笔者对其主要议题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整理如下。 陈国庭 谭军 马少林 程婷婷 徐励关键词:急诊医学 会展中心 院前急救 灾难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