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学特点分析183例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地区胃癌发病特点,探讨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01/2010-09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明确的18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尤其对19例早期胃癌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3例胃癌患者中,其中男136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2.89∶1;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为61.6±12.9岁;发病高峰为50-60岁,共49例,占26.78%,其次为60-70岁,共48例,占26.23%;贲门胃底癌最多68例,占37.16%,胃窦癌和胃体癌分别为53例和51例,占28.96%和27.87%;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最多,68例,占37.16%;其次为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别占30.60%和8.03%;内镜下形态以BorrmannⅢ最多,58例,占31.69%;其中早期胃癌共19例,检出率为10.38%,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为59.37岁.其中男15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3.75∶1.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共7例,占36.84%.内镜下形态以隆起型(I型)2例,表浅型(Ⅱa、Ⅱb、Ⅱc型)10例,凹陷型(Ⅲ型)2例,混合型(Ⅱb+Ⅱc,Ⅱc+Ⅱa型)3例.结论:胃癌高发年龄为50-60岁;胃底贲门癌多于其他部位癌;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BorrmannⅢ型为最多;早期胃癌以Ⅱ型为最多. 王寰 施英瑛 张建国 陈晓光 刘海峰关键词:胃癌 胃镜 早期胃癌 病理 一种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是用灌肠试剂(含有150g,/L TNBS+380mL/L乙醇溶液,150mg/kg)对... 王寰 徐阳 刘海峰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 NF-ΚB 白介素 小鼠 一种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对溃疡性结肠炎TLR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种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LR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24只小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是用灌肠试剂(含有150g/L TNBS+380mL/L乙醇溶液,... 王寰 徐阳 刘海峰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 NF-ΚB 白介素 肠镜检查在间位结肠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因“间断腹胀、腹痛5年”于2012—02—26来我院门诊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症状轻微,呈间断性,常于劳累及饮酒后诱发。2007—01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操作时M2.5h仍未能达到同肓部。后多次在外院行肠镜检查,都未能达回盲部,使其心理负担加重。外院腹部CT检查示问位结肠(图1、图2)。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陈晓光 王寰 唐红卫关键词:肠镜检查 结肠微小癌合并胃间质瘤一例 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59岁。因“间断腹胀伴消瘦3个月”于2014年4月3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腹痛、里急后重,无便血、腹泻、便秘。2014年2月当地医院全消化道 X 线造影示:胃-食管钡剂少量反流;无力型胃,轻度胃下垂,胃炎。腹部 CT 示:上腹部局部肠管形态规整并局部造影剂充盈欠佳,余未见明显异常。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肝曲可见1.5 cmx0.8 cm 大小的不规则溃疡,基底糜烂,组织弹性略差,余未见异常。活组织检查示:结肠肝曲黏膜中度慢性炎性反应,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其间可见部分异型细胞。 舒清明 徐薪 杨小慢 陈迪 王寰 罗莉关键词:电子结肠镜检查 胃间质瘤 微小癌 肉芽组织增生 活组织检查 里急后重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研究进展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早期胃癌黏膜的很多微细特征逐渐被认知。一种特殊类型的早期胃癌,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superficial spreading type early gastric cancer,SSC)引起了临床医师的注意, 王寰 刘海峰关键词:早期胃癌 扩散 浅表 内镜技术 微创治疗 临床医师 早期胃癌黏膜微细形态的内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黏膜表面的微细结构(胃小凹和微血管)得以更清晰的观察.各种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具有不同的黏膜微细结构.研究和分析内镜下胃黏膜微细结构(胃小凹及微血管)的分型及形态特征,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就早期胃癌的胃黏膜微细结构形态作一综述. 王寰 刘海峰关键词:早期胃癌 胃小凹 微血管 内镜 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CZLC33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溶液灌肠的方法建立小鼠UC模型,将24只实验小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是针对模型小鼠造模后4 h腹腔注射3.2 mg/kg CZLC331蛋白.观察指标包括小鼠摄食水量、便血量、皮毛光泽度等一般状态、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小鼠结肠组织黏膜和浆膜层变化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 index,CMDI),小鼠结肠组织HE染色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摄食(7 g/d±1.12 g/d)、摄水量(3 mL/d±0.78 mL/d)、活动性(14 min±5.32 min)明显增加,DAI评分(1.55±0.28)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小鼠结肠浆膜层充血、水肿,黏膜层出血及溃疡等现象亦有所减轻,CMDI评分(2.08±0.46)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结肠黏膜病理观察细胞排列结构比较整齐、少量杯状细胞消失及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结论:腹腔注射细菌鞭毛蛋白CZLC331可以有效对抗结肠炎症对肠黏膜的损伤,对UC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王寰 徐阳 屈亚威 张成岗 刘海峰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笑气吸入麻醉电子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麻醉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506例笑气吸入麻醉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观察,术前进行常规抽血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性病两项、谷丙转氨酶、凝血四项等)。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家族史... 于鹏 陈晓光 宋丽 康澜曦 张龙 杨爽 王寰 王伟岸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普通内镜初步诊断的150例胃癌可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活组织检查。比较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与普通内镜检查的图像清晰度,判断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腺管开口分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与普通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150例胃癌可疑患者的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及形态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腺管开口分型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腺管开口分型主要为Ⅱ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患者主要为Ⅲ型,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患者主要为Ⅳ型;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4.07%,漏诊率为6.25%,误诊率为5.93%;普通内镜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65.63%,特异度为74.58%,漏诊率为34.38%,误诊率为25.42%。结论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价值优于普通内镜。 贺春燕 张全卯 王寰 黎君 朱晓慧 王伟岸关键词:胃癌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