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娜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9篇术后
  • 9篇麻醉
  • 6篇镇痛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睡眠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4篇肌松
  • 4篇鼻内
  • 3篇苏醒
  • 3篇全身麻醉
  • 3篇自控镇痛
  • 3篇综合征
  • 3篇小儿
  • 3篇内镜
  • 3篇内镜手术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林娜
  • 16篇李天佐
  • 11篇张炳熙
  • 6篇李丽
  • 4篇李彦如
  • 3篇叶京英
  • 2篇林红
  • 2篇闫星
  • 1篇李传刚
  • 1篇谢燕
  • 1篇孙永兴
  • 1篇徐源
  • 1篇郭玉良
  • 1篇卢记明
  • 1篇唐晨
  • 1篇刘颖
  • 1篇纪方
  • 1篇范雪梅
  • 1篇陈卫民
  • 1篇奚春花

传媒

  • 5篇药物不良反应...
  • 4篇麻醉与监护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麻醉对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TIA)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SNA)对鼻内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0CD)的响。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TIA组24例;SNA组24例。手术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5间。于术前及术后1、3、24h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测试法(MMES)评定病人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①TIA组术后1h及SNA组术后1h、3h MMES评分与术前比较和两组术后1h、3hMM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组病人MMES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②TI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少SNA组(P<0.05);TIA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高于SNA组(P<0.05),③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短时POCDTIA组患者POCD持续时间较短,且术后恢复苏醒质量要好于SNA组。
郭玉良孙永兴林娜李天佐纪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肌松时上气道平面塌陷的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肌松时上气道平面塌陷的特点。方法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男性OSAHS患者30例,年龄20~59岁,BMI21~36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8—102次/h。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mg和舒芬太尼5μg,慢诱导,完成经鼻气管内插管后静脉注射异丙酚0.5mg/kg和维库溴铵0.08mg/kg。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完全肌松后使用连接图像工作站的纤维鼻咽喉镜,定标测量阻塞段长度和记录咽腔不同气道平面的塌陷情况。给予咽腔内正压(3—20cm H2O),逐步增加压力(每次增加1cm H2O),记录随压力升高不同气道平面的截面积和软腭后区的临界开放压力。结果完全肌松后,硬腭平面完全塌陷的1例(3%),软腭悬雍垂平面完全塌陷30例(100%),舌咽平面完全塌陷23例(77%)。1例患者硬腭平面阻塞;其余患者均为软腭后区气道阻塞,阻塞段长度16±9mm。咽腔内压力每增加1cmH2O,硬腭平面截面积增加(10±4)mm2,软腭悬雍垂平面截面积增加(28±18)mm2.临界开放压力范围3~18cm H2O,90%患者临界开放压力≤15cm H2O。结论软腭悬雍垂平面是OSAHS患者肌松时上气道最易塌陷的部分,90%患者的临界开放压力不超过15cm H2O。
林娜李天佐李彦如叶京英张炳熙
关键词:气道阻塞
声带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肌松残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全麻声带手术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中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行声带手术的患者,运用肌松监测观察患者到达恢复室时四个成串比值(a train-of-four rate,TOFr),根据肌松残余程度分3组,Ⅰ组:TOFr<0.7(严重肌松残余),Ⅱ组:0.7≤TOFr<0.9(轻度肌松残余),Ⅲ组:TOFr≥0.9(无肌松残余),对三组患者均给予严密护理并记录,每隔5分钟循环一次,直至TOFr≥0.9,且Aldrete评分>9,达到离开恢复室标准方可送返病房。结果 258例患者中,Ⅰ组患者96例,Ⅱ组患者137例,Ⅲ组患者25例。Ⅰ组顺式阿曲库铵应用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麻醉用药及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在恢复室血氧饱和度偏低、睁眼抬头能力差、需辅助通气发生率高、恢复室停留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声带手术患者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为90.3%,严重肌松残余为37.2%;在恢复室中应用肌松监测可及时发现肌松残余,对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与米库氯铵及罗库溴铵相比,顺式阿曲库铵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更高。
赵萌萌刘颖奚春花林娜王古岩
关键词:全身声带手术
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眼科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15年3至10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经鼻给药使用LMAMADNasal,右美托咪定组喷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对照组喷入0.9%氯化钠注射液0.01ml/kg。术前用Ibrahim4点评分法评价患儿与家长分离状况。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即刻、置入喉罩后2min、给药后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术毕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采用Sundaram4点评分法评估患儿苏醒时状态。结果共97例患儿纳入研究,右美托咪定组47例,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分布和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现与父母分离困难者分别为26例(55.3%)和18例(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2组患儿围术期不同时点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SpO2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后苏醒时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7/47)比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麻醉诱导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护理和恢复。
林娜林红李丽
关键词:躁动
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2008年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后使用曲马多或芬太尼进行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42例和芬太尼组46例。两组均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毕苏醒后送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使用曲马多或芬太尼进行自控镇痛(PCA)。术后48h分时点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疼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及睡眠等指标。结果术后次日晨(8Am)和术后48h,曲马多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1);术后次日晨(8Am)、术后24h和48h曲马多组病人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曲马多组术后48h静脉镇痛使用的总药量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1),头晕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镇痛使用PCA,曲马多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李丽林娜李天佐
关键词:曲马多芬太尼鼻内镜手术自控镇痛
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在小儿白内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七氟醚吸入在小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45例患儿(男84例,女61例,年龄3~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麻醉诱导:经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为5 L/min。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脑电双频指数(BIS)<60且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麻醉维持:术中经喉罩吸入3%~4%七氟醚,氧流量为2 L/min,保留患儿自主呼吸,间断辅助通气。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1)、意识消失后BIS下降至最低值时(T2)、喉罩置入前(T3)和麻醉维持期(T4)的BIS、心率和呼吸频率,监测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患儿出现咳嗽、屏气、喉痉挛、呕吐、分泌物增加或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前患儿的BIS为94~98(98±2),心率为(111±10)次/min;吸入8%七氟醚15~34(20±3)s后意识消失,BIS降至12~38(23±7),心率加快至(160±12)次/min,最快达180次/min,与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06例患儿(73.1%)在BIS最低点时出现肢体与躯体急扭,持续5~10 s后扭动消失。BIS上升至24~42(35±4)且患儿下颌松弛时可顺利置入喉罩。置入喉罩前患儿心率下降至(97±10)次/min,与诱导前[(111±10)次/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诱导期患儿的呼吸频率为(21.6±3.4)次/min,麻醉维持期为(29.0±3.8)次/min,与诱导前的(24.6±3.6)次/mi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屏气、喉痉挛、咳嗽、分泌物增加、呕吐、低氧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并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用于小儿白内障手术效果好且安全,但在麻醉诱导时应加强对患儿的监测,以防止因肢体、躯体急扭出现的意外伤害
林娜李天佐
关键词:七氟醚小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全身麻醉
鼻内镜术后芬太尼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鼻内镜手术后使用芬太尼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成年男性患者101例,ASAⅠ-Ⅱ,随机分为无镇痛组和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组,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芬太尼组PCA设置:背景量0.1μg/(kg.h),单次剂量0.4μg/(kg.min),锁定时间15min,每天最大剂量600μg。术后48h内随访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疼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及睡眠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次日晨和24h的V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和48h两组VA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芬太尼组的镇静程度明显高于无镇痛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睡眠、食欲、头晕以及PONV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内镜手术后镇痛使用芬太尼行静脉PCA,镇痛效果确实,不良反应少,但术后镇静程度较高,需加强护理及监测。
李丽林娜李天佐
关键词:芬太尼鼻内镜手术病人自控镇痛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07年
林娜李丽李天佐张炳熙
关键词:手术后疼痛功能性鼻内镜镇痛治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恢复
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腹产术后腰痛的观察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腰痛是椎管内麻醉剖腹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术后不适及满意度下降。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于剖腹产术后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拟行剖腹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分别于术毕接受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及生理盐水硬膜外腔注射。比较3组产妇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以及术后腰痛发生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在麻醉时及麻醉后5、15、30、45 min时刻血流动力学及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 B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腰痛发生率、VAS评分、产妇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缓解术后腰痛的效果与地塞米松注射液相似,而不良作用明显减少。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更适合用于缓解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痛。
闫星唐晨林娜
关键词:腰痛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
4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问卷用于患者术前评估的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国外4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问卷在患者术前评估、筛选发现疑似OSA患者的价值。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成年男性患者,在术前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SG)和OSA问卷。对4种问卷(Berlin问卷、ASA清单、STOP问卷以及STOP-Bang评分模型)对OSA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9.7±9.5)岁,BMI(29.1±3.7)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6.4±23.6)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72.5±9.3)%。根据PSG的结果诊断非OSA患者2例,OSA患者114例。与AHI相比,Berlin问卷检出OSA的灵敏度为70.2%,ASA清单为74.6%,STOP问卷为99.1%,STOP-Bang评分模型则为98.2%。对于漏诊率的评价,Berlin问卷为29.8%,ASA清单为25.4%,STOP问卷为0.9%,STOP-Bang评分模型则为1.8%。根据STOP问卷被评为高危患者与OSA诊断标准中重度分级的符合率为100.0%,STOP-Bang问卷的符合率为99.0%;明显高于Berlin问卷(70.0%)和ASA清单(78.0%)。结论 STOP问卷的灵敏度和总符合率优于其他问卷,更适合用于OSA筛查。术前通过问卷发现OSA高危患者,加强围术期管理,以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林娜李彦如李天佐张炳熙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问卷多导睡眠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