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朝荣

作品数:52 被引量:315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消毒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疫情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暴发疫情
  • 4篇病毒
  • 3篇鼠传疾病
  • 3篇消毒质量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灭菌
  • 3篇公共卫生
  • 3篇法定传染
  • 3篇法定传染病
  • 2篇毒效
  • 2篇医院感染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杀虫

机构

  • 34篇温州市疾病预...
  • 8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市鹿城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丽水市疾病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缙云县疾病预...
  • 1篇永嘉县疾病预...
  • 1篇平阳县疾病预...

作者

  • 43篇倪朝荣
  • 21篇余向华
  • 12篇潘琼娇
  • 11篇徐毅
  • 10篇陈岚
  • 8篇张晓铭
  • 7篇朱子福
  • 7篇李玲
  • 5篇倪庆翔
  • 5篇薛大燕
  • 4篇张孝和
  • 4篇李毅
  • 3篇孙宝昌
  • 3篇林东
  • 3篇胡蔡松
  • 3篇魏晶娇
  • 3篇凌颖
  • 2篇王建
  • 2篇山若青
  • 2篇王黎荔

传媒

  • 9篇中国消毒学杂...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州市2010-2013年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温州市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动态,分析不同环境蚊虫孳生变化趋势,为该城市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2013年每年的4—11月采用诱蚊灯法在温州市11个县(市、区)开展逐月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共捕获成蚊14 597只,其中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82.44%。成蚊密度高峰期集中在7—8月,其中密度最高出现在2011年8月,为2.83只/(灯·h);蚊媒疾病发病数量高峰也集中在7—8月,3年合计分别为37例和18例。不同生境中牲畜棚成蚊密度最高,密度为2.74只/(灯·h)。结论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可有效地为城市提供防治依据,并将监测结果与蚊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为城市蚊虫及蚊媒病的防制提供指导意见。
朱子福倪朝荣凌颖
关键词:蚊虫
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性能检测结果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疗卫生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柜运行及性能状况,确保其安全运行。方法用仪器采样法对本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生物安全柜微小气候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噪声的合格率最低仅为37.50%,而照度的合格率为10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生物安全柜的洁净度、气流流向、窗口风速、垂直气流风速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医院。进口和国产生物安全柜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有差异;A2型生物安全柜性能明显好于B2型。结论温州市医疗卫生单位的生物安全柜在微小气候和噪声等指标存在不合格问题,应加强生物安全柜管理和维护。
余向华倪朝荣徐毅陈岚
关键词:生物安全柜
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监测与评价
目的: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运行及其性能状况,加强安全管理。方法:采用仪器测定法对实验室的112台次生物安全柜进行工作区洁净度、工作窗口气流流向和风速等指标的现场检测。结果:在检测的生物安全柜中噪声合格率最低,仅为24....
徐毅倪朝荣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安全监测合格率
文献传递
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医院感染监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和医院感染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温州市19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监测。结果共抽检396件次,总合格率为84.60%。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2.22%,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仅为60.81%,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合格率为76.19%。2006~2007年共调查613299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43%,其中呼吸道感染率为56.27%,泌尿道感染率为15.28%。结论温州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偏低,压力蒸汽灭菌器质量堪忧;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余向华吴红梅林东倪朝荣陈岚薛大燕
关键词:消毒灭菌医院感染
医院洁净手术部感染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0年
余向华徐毅倪朝荣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感染管理
浙江南部沿海地区鼠传疾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分析浙江南部沿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等鼠传疾病流行情况,为实施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南沿海地区鼠传疾病疫情报告和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浙南沿海地区是鼠传疾病老疫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报告鼠疫、HFRS、钩体病、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鼠传疾病,2004-2012年累计报告鼠传疾病165例,其中HFRS 113例,钩体病3例和恙虫病49例。鼠疫从1950年后进入静息期,无报告病例;从2011年开始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钩体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报告,发病率达445/10万,20世纪80年代后逐年下降,目前处于散发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有恙虫病病例报告,近年来恙虫病报告病例呈增多趋势。1984年以来发现鼠形动物16种,其中褐家鼠、臭鼩鼱和黄胸鼠为优势种。结论浙南沿海地区适宜鼠传疾病动物宿主孳生繁殖,人口流动频繁,存在鼠传疾病流行暴发风险,应加强鼠传疾病综合监测积极防范鼠传疾病危害。
余向华曾士典张孝和倪庆翔魏晶娇倪朝荣李毅
关键词:鼠传疾病鼠形动物
浙江省温州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2017年9月9日1名由孟加拉国入境的商人经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旅检科确认为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当天该商人由广州机场转机到达温州市入住市区酒店,经调查证实为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且为温州市首例,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后未发生二代病例。应对此类疾病加强监测,积极提高应对能力,预防可能出现的暴发与流行。
章显传倪朝荣张晓铭潘琼娇李玲
关键词: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
2023年浙江省南部地区住院儿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疾病负担研究
2024年
目的 了解浙江省南部地区2023年≤5岁儿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感染住院病例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2023年1月1日-5月31日,浙江省两家医院实验室检测确诊为HRSV的≤5岁住院儿童的诊疗资料,分析疾病负担以及发生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HRSV感染住院病例269例。肺炎病例232例(86.25%)。全部病例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 326.21(IQR:3 281.74~5 599.92)元;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 (IQR:4~7) d。0~<1岁儿童病例住院费用(5 429.46元vs. 4 056.96元)和住院天数(6 d vs. 5 d)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2,P<0.01;t=2.618,P=0.010);肺炎组住院费用(4 212.49元vs. 4 052.31元)和住院天数(6 d vs.5 d)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4, P=0.031;t=2.940, P=0.040);混合感染住院费用(4 806.89元vs. 4 051.92元)和住院天数(6 d vs.5 d)高于单一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8,P<0.01;t=4.270, P<0.01)。剖宫产(OR=12.72, 95%CI:5.08~31.90)、低出生体质量(t=-3.074, P=0.002)和入院延迟(t=4.880, P<0.01)为HRSV感染住院儿童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2023年浙江省南部地区0~<1岁HRSV感染患儿具有较重的疾病负担,混合感染、剖宫产、出生时低体质量以及入院延迟可引起肺炎疾病负担增加。
孙琬琬潘金仁倪朝荣应丽红王璐敏叶夏良卢愉中朱安刘社兰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疾病负担住院儿童
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温州市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疫情资料,包括发病数、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样本采样和实验室结果等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9—2022年温州市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疫情69起,发病1177例,平均罹患率为1.94%。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78.84%)、腹痛(60.75%)、腹泻(39.42%)、恶心(39.25%)以及发热(19.88%)等。冬春季节为疫情高发期,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21起、小学31起、中学17起,罹患率以托幼机构最高(3.25%),其次为中学(1.90%),小学最低(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80,P<0.001)。传播途径以“人传人”为主(67起,97.10%),其次为食源性传播(2起,2.90%)。疫情报告及时性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_(s)=0.811,P<0.01)。共采集病例、重点人群、环境等样本1665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504份,阳性率30.27%。诺如病毒GⅡ型52起,另有GⅠ型8起,GⅠ/GⅡ混合型9起;阳性病例中GⅡ.2[P16]型别最多,占43.09%。结论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呕吐、腹泻等症状监测,及时发现疫情,规范处置呕吐物和排泄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疫情。
倪朝荣王黎荔潘琼娇王建黄洁茹
关键词:诺如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基因型
2013—2022年温州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描述2013—2022年温州市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重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导致其重复感染的影响因素,科学指导防控。方法导出2013—202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温州市HFMD报告信息并筛选重复感染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描述其流行特征,使用Pearsonχ^(2)检验筛选有关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HFMD重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2022年温州市HFMD重复感染率为2.27%。各次感染的首发年龄不同(P<0.05);散居儿童(χ^(2)=334.851,P<0.05)、沿海区县(χ^(2)=3982.100,P<0.05)的重复感染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160,95%CI:1.099~1.225)、散居儿童(OR=1.114,95%CI:1.023~1.214)、首次感染在流行季节(OR=1.241,95%CI:1.142~1.349)是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在高发年份(OR=0.801,95%CI:0.760~0.845)、居住城区(OR=0.567,95%CI:0.527~0.609)是重复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温州市HFMD在发病后30~40个月内易重复感染,在1~2岁的风险最大,政府应在HFMD低发年份的流行季节,对除城区以外(尤其沿海)地区的低小年龄男性散居儿童,给予重点关注和提前干预。
黄洁茹李玲王黎荔倪朝荣杨君崎谢华森李晓伟朱跃蒙
关键词:手足口病影响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