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琼娇

作品数:40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9篇病毒
  • 7篇疫情
  • 7篇流感
  • 7篇传染
  • 7篇传染病
  • 4篇疟疾
  • 4篇染病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输入性
  • 3篇疟疾疫情
  • 3篇禽流感
  • 3篇流感病毒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疾疫
  • 3篇暴发疫情
  • 2篇毒性肝炎
  • 2篇性病

机构

  • 30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温州市鹿城区...
  • 1篇苍南县疾病预...
  • 1篇平阳县疾病预...

作者

  • 33篇潘琼娇
  • 18篇余向华
  • 13篇倪庆翔
  • 13篇魏晶娇
  • 12篇倪朝荣
  • 12篇陈祎
  • 10篇张孝和
  • 9篇陈晟
  • 8篇李玲
  • 7篇林丹
  • 6篇张晓铭
  • 3篇曾士典
  • 3篇孙宝昌
  • 3篇周祖木
  • 3篇张晓铭
  • 2篇王建
  • 2篇马洪波
  • 2篇章显传
  • 2篇李万仓
  • 2篇邵永强

传媒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温州市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疫情资料,包括发病数、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样本采样和实验室结果等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9—2022年温州市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疫情69起,发病1177例,平均罹患率为1.94%。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78.84%)、腹痛(60.75%)、腹泻(39.42%)、恶心(39.25%)以及发热(19.88%)等。冬春季节为疫情高发期,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21起、小学31起、中学17起,罹患率以托幼机构最高(3.25%),其次为中学(1.90%),小学最低(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80,P<0.001)。传播途径以“人传人”为主(67起,97.10%),其次为食源性传播(2起,2.90%)。疫情报告及时性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_(s)=0.811,P<0.01)。共采集病例、重点人群、环境等样本1665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504份,阳性率30.27%。诺如病毒GⅡ型52起,另有GⅠ型8起,GⅠ/GⅡ混合型9起;阳性病例中GⅡ.2[P16]型别最多,占43.09%。结论2019—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呕吐、腹泻等症状监测,及时发现疫情,规范处置呕吐物和排泄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疫情。
倪朝荣王黎荔潘琼娇王建黄洁茹
关键词:诺如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基因型
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制定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外环境结果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病程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温州市2014-2017年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1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45.16%,年龄中位数为57岁,21例有基础性疾病,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温州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有4个流行季,病例确诊集中在1-3月,占总确诊病例数的83.87%。31例病例中,有明确禽类暴露史27例。病例暴露农贸市场环境标本阳性率较暴露非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9,P<0.05)。病例暴露农贸市场环境标本阳性率较2014-2017年1-3月未发现病例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P<0.05)。第2和第4流行季,患者自发病至确诊的时间有所缩短(P<0.05)。结论高年龄并伴有基础疾病者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温州市人群整体H7亚型阳性率不高,以散发为主。H7亚型禽流感病毒高度可能来自活禽交易农贸市场,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显著控制疫情发展。
潘琼娇倪朝荣张晓铭孙宝昌李玲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浙江省温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温州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以温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量、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率、信号核实方式、响应结果、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491条,信号响应率为100%,24 h信号核实率为71.75%。涉及24种传染病。8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7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43.75%,阳性预测值为0.08%。结论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系统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需要不断改进。建议不同的传染病可依据本地流行情况设定不同的预警值,以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质量。
余向华潘琼娇魏晶娇林丹倪庆翔陈祎张孝和陈晟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预警信号
2011年温州市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调查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疗机构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现状以及报告质量情况,为更好地规范医疗机构乙型肝炎(乙肝)报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利用2010年不同县(市、区)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中、低3个层次,选取5个县(市、区)23家医疗单位,按国家诊断标准对报告的乙肝病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选取23家医疗单位内从事传染病诊治的临床医生以及防保人员接受有关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问题的访谈。结果调查共抽取1 679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其中符合乙肝病例诊断的有1061例,符合率为63.19%;乙肝诊断符合率以乡镇卫生院最高,省级医院最低。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仍是造成诊断不符合的主要因素。受访的临床医生和防保人员对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知识的掌握不理想。结论 2011年乙肝诊断符合率有上升,各医疗机构需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乙肝病例诊断报告自查工作,同时完善院内沟通机制,不断提高乙肝等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林丹余向华潘琼娇陈祎倪庆翔张孝和陈晟
关键词:肝炎病毒诊断符合率
温州市新发与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
余向华曾士典胡蔡松魏晶娇周祖木倪庆翔潘琼娇叶振淼李君
该项目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疟疾、登革热、人感染猪链球菌、艾滋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温州市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建立了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专题风险...
关键词: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监测
一起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一起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小学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类似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开展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7年6月15日—6月24日累计发病71例,罹患率为5. 58%。临床表现:腹泻占100%、发热占70. 42%、腹痛占49. 30%、恶心占32. 39%、呕吐占18. 31%等。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病例分布于26个班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6月16日在学校食用中餐为危险因素(OR=3. 23,95%CI:1. 17~8. 90)。10名病例肛拭子、1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和1份留样食物中检出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12份食堂餐炊具涂抹标本中大肠菌群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6月16日学校中餐污染和餐饮具未消毒是危险因素。建议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因病缺课登记,及时发现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倪朝荣张晓铭谢海斌郑重潘琼娇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对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4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258例,其中间日疟148例,恶性疟106例,卵形疟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疟疾病例以间日疟(86.0%)为主,存在本地原发病例。2010-2014年,恶性疟的比例逐年增加。98.8%为非洲和国内其他省输入性病例。258例疟疾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3.16∶1。职业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倪庆翔张孝和陈祎魏晶娇余向华邵永强潘琼娇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
温州市一起家庭聚集性并殖吸虫病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2015年10月温州市泰顺县1家8人共同生食醉蟹引起家庭聚集性并殖吸虫病,其中1人未发病,7人在食后2--3个月间相继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胸痛、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采集患者血清进行并殖吸虫抗体检测,5例阳性,1例弱阳性,1例阴性。综合7名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为家庭聚集性并殖吸虫病。
倪庆翔林小邀姚立农阮卫包长献陈祎潘琼娇
关键词:家庭聚集性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
温州市2019年-2022年流感样病例及病原学监测
2023年
目的为分析研究温州市2019年-2022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温州市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2019年-2022年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19年-2022年ILI百分比为4.13%,2019年-2022年的ILI百分比分别为5.73%、3.27%、2.54%、4.84%,不同年份ILI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报告主要呈现冬春季高峰,ILI以<5岁年龄组为主。4年共采集8806份标本,阳性1208份,阳性率为13.72%,检出A型(H1N1)、A型(H3N2)、B型流感毒株,其中2021年仅检出B型流感毒株。结论温州市2019年-2022年ILI报告发病主要呈现出冬春季高峰,发病年龄以<5岁年龄组为主,A型(H1N1)、A型(H3N2)、B型流感毒株为共同流行优势毒株,应加强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以降低流感发病。
孙肖瑜潘琼娇陈晟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流感病毒
2014-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4-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性特点,为制定温州市钩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3年温州市钩体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流行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4-2023年温州市累计报告钩体病病例189例,年均发病率为0.23/10万。2014-2018年病例较少,2019年之后病例明显增多,2021年报告病例数最多(62例)。每年8-10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8.36%。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为5.30∶1,年龄以60~岁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9.2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49%。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4-2018年病例随机分布,2019-2023年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9-2023年温州市钩体病主要集中在永嘉县北部丘陵山区和其他植被丰富的内陆地区。结论近5年温州市钩体病病例增多,发病存在季节性和时空聚集性,中老年农民为发病主要人群,建议适当扩大钩体病监测范围,在高发季来临前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健康宣教等防控措施。
李玲潘琼娇黄洁茹李万仓杨君崎
关键词:钩体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