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修补术
  • 1篇伊马替尼
  • 1篇预后
  • 1篇张力疝修补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腔镜手术
  • 1篇腔镜手术治疗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疝修补
  • 1篇疝修补术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无张力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陈少飞
  • 2篇夏泽锋
  • 2篇陶凯雄
  • 1篇王继亮
  • 1篇郑威强
  • 1篇王国斌
  • 1篇蔡开琳
  • 1篇夏清华
  • 1篇帅晓明
  • 1篇刘兴华
  • 1篇赵建国
  • 1篇韩高雄
  • 1篇杜寒松
  • 1篇郝胜华
  • 1篇辛建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9年收治的211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8例)和开腹组(9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中及手术后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开腹组,平均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AST、ALT和GGT的变化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AL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 A,B级)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的治疗具有明确的优势。
辛建陶凯雄夏泽锋刘兴华陈少飞赵建国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硬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改良Kugel手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Kugel手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Kugel手术治疗34例复发性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改良Kugel手术,其中33例在局麻下完成,1例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4.3±13.6)min,平均住院时间(5.2±1.9)d,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出现阴囊积液,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内无复发及伤口感染。结论采用改良Kugel补片进行复发疝修补术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陈少飞夏清华郝胜华
关键词:复发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胃肠道间质瘤67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2-01/2008-10收治的GIST患者67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其预后.结果:间质瘤67例,位于胃31例、小肠23例、直肠7例、胃肠道外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分子阳性率为97.0%,CD34分子阳性率为85.1%.所有随访患者53例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1.1%、70.5%.单因素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2008年关于GIST的危险度分级与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5).高风险组中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较单纯手术治疗者疗效显著提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GIST的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肿瘤手术后复发主要发生于高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获得更大收益.
夏泽锋陈少飞陶凯雄蔡开琳帅晓明韩高雄王继亮杜寒松郑威强王国斌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预后甲磺酸伊马替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