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方毓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硅片
  • 2篇加热室
  • 2篇硅片清洗
  • 2篇SI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异丙醇
  • 1篇直拉单晶硅
  • 1篇使用期
  • 1篇损伤层
  • 1篇退火
  • 1篇抛光
  • 1篇抛光垫
  • 1篇温室
  • 1篇粒径
  • 1篇化学机械抛光
  • 1篇机械抛光
  • 1篇硅片表面
  • 1篇阀门
  • 1篇干燥装置

机构

  • 5篇北京有色金属...

作者

  • 5篇盛方毓
  • 2篇库黎明
  • 2篇索思卓
  • 2篇葛钟
  • 2篇陈海滨
  • 1篇冯泉林
  • 1篇王磊
  • 1篇闫志瑞
  • 1篇李宗峰
  • 1篇阎志瑞
  • 1篇赵而敬
  • 1篇黄军辉
  • 1篇张国栋
  • 1篇李青保

传媒

  • 2篇半导体技术
  • 1篇微电子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硅片清洗后的快速干燥方法和装置
一种硅片清洗后的快速干燥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片放入干燥槽,将异丙醇通入雾化室雾化成异丙醇汽雾,该异丙醇汽雾经冷凝室、加热室进入干燥槽。利用冷凝室对IPA汽雾“骤冷”,使得IPA汽雾中的大粒径液滴以及杂质颗粒...
盛方毓冯泉林闫志瑞葛钟陈海滨库黎明索思卓
300mm硅片表面延性磨削机理研究
2009年
根据脆性材料实现延性磨削时存在临界深度的理论,通过设定磨削参数,使之满足硅片的延性磨削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磨削硅片表面和截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硅片表面形成规律的磨削印痕,且磨削印痕微弱,在硅片表面留下的磨削沟槽保留延性磨削特征,硅片表面无微细裂纹和因脆性崩裂产生的凹坑;硅片截面明显地分为非晶层、次表面损伤层、单晶硅层,非晶层厚度约为50~100nm,表面微细裂纹完全消失,次表面损伤层厚度约为50~150nm,次表面损伤层存在微细裂纹。
葛钟库黎明陈海滨盛方毓索思卓闫志瑞
关键词:损伤层
高温氩退火对提高Si片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首先研究了氩退火对大直径直拉Si单晶表面的空洞型微缺陷的影响。样品在1 200℃下进行退火,退火前后样品上的晶体原生粒子缺陷(COP)利用激光计数器SP1来观察。试验表明Si片经过1 h退火后,表面的COP全部被消除;另外,对样品退火前后的几何参数和金属含量也做了测试,发现样品的几何参数和金属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研究了高温退火对MOS电容栅氧化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前后的样品分别制备为MOS电容,利用斜坡电压法来测试其击穿电压。实验发现,Si片经过1 200℃热处理后,MOS电容的击穿电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表明高温退火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栅氧化层的性能。
李宗峰冯泉林赵而敬盛方毓王磊李青保
关键词:直拉单晶硅
一种用于硅片清洗后的快速干燥装置
一种用于硅片清洗后的快速干燥装置,它包括:多孔螺旋式高压雾化装置,控温加热室,干燥槽,阀门组,氮气供应管路,其中氮气主管路将多孔螺旋式高压雾化装置、加热控温室、干燥槽依次串联,同时在氮气主管路入口位置引入一条氮气旁路,该...
盛方毓冯泉林闫志瑞葛钟库黎明索思卓
文献传递
抛光垫使用期对300mm Si片Haze值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抛光垫是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重要的消耗材料之一。由于抛光垫与Si片直接接触,所以抛光垫的物理特性会直接影响到所加工Si片品质的优劣。通过研究不同使用时间的抛光垫结构以及所抛光Si片表面haze值,发现抛光Si片表面haze值在抛光垫使用前期逐渐减小,中期稳定缓慢升高,后期快速升高。从理论上系统地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充分证实了在CMP过程中,保持抛光垫特性的稳定对Si片表面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索思卓库黎明黄军辉葛钟陈海滨张国栋盛方毓阎志瑞
关键词:抛光垫化学机械抛光HAZ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