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
- 作品数:29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湖南省2010-2013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2010-2013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项目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系统中收集2010-2013年全省住院分娩产妇的HIV检测情况、阳性孕产妇和所生婴儿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湖南省住院分娩产妇的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8.37%,由2010年的69.53%上升到2013年的9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发现525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感染率为1.84/万。阳性孕产妇的用药率为47.37%,接受了转介服务孕产妇为20.57%。分娩活产婴儿347例,其中进行人工喂养的为93.66%,婴儿进行抗病毒用药率为63.69%,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早期诊断阳性率为6.54%。结论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逐年提高,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的用药率及相关转介服务,儿童的随访管理工作质量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 高洁王映霞吴颖岚谢冬华
-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
-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青春期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月经情况、F-G评分、Rosenfield评分、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除对照组BMI无明显变化外,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LH、FSH、LH/FSH、T、E2及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LH、LH/FSH、T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T、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FSH及E2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用于青春期PCOS的治疗,能够在有效改善患者月经周期的基础上,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液胰岛素、睾酮水平,进而达到改善症状体征的目的,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高洁
- 关键词: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 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孕产妇死亡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中53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的为36例,占67.9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为12例,占22.64%,不可避免死亡的为5例,占9.43%。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 高洁刘建建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心脏病
-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羊水栓塞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羊水栓塞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病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基层临床诊断、预防及有效救治羊水栓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省县级医疗保健机构2011-2015年71例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个案资料经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分析评审,按全国统一使用的孕产妇死亡十二格表分析死亡原因以及死亡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71例死亡孕产妇中,30~34岁占29.58%,35岁及以上者占35.21%;初产妇占32.69%,经产妇占67.61%;死亡孕产妇中92.96%为农村户籍;主要临床表现以产后出血为主的占57.75%,紫绀、血压骤降或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为主的占32.39%,缺乏典型症状死后推断占9.86%;发病到死亡时间在1 h之内的有11例,占15.49%,2~12 h的为44例,占61.97%,12 h以上的为16例,占22.54%;产前诊断或处理不及时19例,占26.76%;产后输血大于2 000 ml的28例,占39.43%;产后输血不及时的31例,占43.66%,其中23例血源不足,8例出血量估计失误;县级抢救过程中启动县级产科急救专家组参与救治的共21例,占29.58%;省级评审为不可避免33例,占46.48%,可避免38例,占53.52%。结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医疗软硬件条件局限的情况下,应当重视以产后出血或急性缺氧为首发表现的孕产妇,提高早期识别意识,及早启动多学科协同救治,保障血源供给,争取提高抢救成功率;羊水栓塞诊断绝大部分依据临床表现,存在不准确性,今后应提高尸体解剖比例,明确死因。
- 吴颖岚杜玉开高洁
- 关键词:羊水栓塞死因
- 2012-2016年湖南省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综合干预措施利用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收集2012-2016年湖南省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咨询、检测、分娩、治疗和随访等情况,系统评价近年来湖南省艾滋病母婴阻断(PMTCT)干预服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规范和开展PMTCT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系统中收集2012-2016年湖南省孕产妇艾滋病检测情况、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的PMTCT干预服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湖南省孕产妇的HIV咨询率分别为97.9%、98.6%、99.21%、99.5%和99.8%(χ2趋势=17 897.608,P=0.000);HIV检测率分别为96.9%、98.5%、99.2%、99.5%和99.7%(χ2趋势=27 842.453,P=0.000);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用药率分别为56.8%、57.0%、60.2%、67.2%、76.7%(χ2趋势=11.546,P=0.001);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抗病毒用药率分别为68.2%、76.0%、71.6%、80.0%、87.0%(χ2趋势=11.860,P=0.001);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53.6%、69.5%、80.5%、83.2%、93.5%(χ2趋势=56.614,P=0.000),满18月龄儿童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2.5%、22.5%、25.8%、37.0%、43.6%(χ2趋势=17.090,P=0.000),提供6次以上随访的儿童比例分别为21.1%、21.6%、25.8%、37.0%、43.6%(χ2趋势=31.992,P=0.000)。结论 2012-2016年,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在孕产妇的咨询率、检测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但在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用药、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预防抗病毒用药、儿童随访及相关检测的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等方面距离国家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才能更好的规范和开展PMTCT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 高洁吴颖岚邹颖陈霞
-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综合干预
- 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产后抑郁症防治现状及需求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产后抑郁症的防治能力和需求状况,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后抑郁症防治,制定适合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16家妇幼保健机构和179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机构的基本情况、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症干预的认知情况。结果在16所调查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开展了产后抑郁症筛查的机构7所,占43.8%,开展了心理咨询门诊的4所,占25.0%,配备了心理疏导、心理治疗设施设备的2所,占12.5%。179名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68.7%的认为所在机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不能满足孕产妇的需求。结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对产后抑郁症的识别和干预机制不健全,网络覆盖不全面,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不强,下一步应逐步完善防治网络和强化能力建设。
- 吴颖岚高洁
- 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
- 湖南省梅毒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血清学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梅毒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率和滴度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2021年在湖南省各助产机构分娩并上报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的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不同特征新生儿血清学阳性率和滴度水平的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新生儿血清学阳性率和滴度水平的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血清学检测阳性新生儿3585名,阳性率为41.1%(3585/8724);滴度以低滴度水平(<1∶8)为主,占38.2%(3332/8724),高滴度水平(≥1∶8)占2.9%(253/8724)。母亲年龄越大(aOR=0.85,95%CI:0.81~0.88;aOR=0.54,95%CI:0.80~0.87)、既往有梅毒感染史(a OR=0.88,95%CI:0.81~0.96;aOR=0.86,95%CI:0.79~0.93)是新生儿血清学阳性和滴度水平的保护因素,孕早期(aOR=0.74,95%CI:0.60~0.91)或孕中期(aOR=0.81,95%CI:0.67~0.95)治疗也是新生儿滴度水平的保护因素。梅毒感染诊断时期为产时、产后或其他(aOR=1.21,95%CI:1.05~1.39;aOR=1.25,95%CI:1.08~1.43)、妊娠梅毒未治疗(a OR=4.55,95%CI:4.00~5.16;aOR=3.86,95%CI:3.17~4.97)和非规范治疗(aOR=2.68,95%CI:2.03~3.49;aOR=2.13,95%CI:1.86~2.69)是新生儿血清学阳性和滴度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血清学指标阳性率较高,并且阳性率和滴度水平受到母亲年龄、既往梅毒感染史、梅毒感染诊断时期、梅毒治疗情况等因素影响。
- 谭三风李辉霞袁姗吴芳高洁杨敏郑剑飞
- 关键词:新生儿血清学监测
- 湖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产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湖南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孕产妇早产、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的发生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1—12月在湖南省各助产机构分娩并上报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信息系统的HB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特征、妊娠情况、乙肝病毒相关检测及治疗等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早产、LBW和SGA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8 100例HBV感染孕产妇,其早产率为6.8%(1 899/28 100),LBW发生率为4.4%(1 224/28 100),SGA发生率为6.9%(1 931/28 100)。HBV感染孕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年龄(与25~29岁相比)为30~34岁和≥35岁、首次产前检查孕周≥28周(与1~12周相比)、孕期抗病毒治疗,其调整的优势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分别为1.40(95%CI:1.23~1.60)、1.97(95%CI:1.70~2.28)、1.15(95%CI:1.03~1.28)、1.36(95%CI:1.16~1.59)。孕产妇年龄<20岁、30~34岁、≥35岁和孕期抗病毒治疗是LBW的危险因素,其aOR值分别为1.75(95%CI:1.08~3.16)、1.32(95%CI:1.13~1.54)、1.88(95%CI:1.57~2.25)、1.35(95%CI:1.12~1.63)。孕产妇年龄<20岁、20~24岁和孕期抗病毒治疗是SGA的危险因素,其aOR值分别为1.92(95%CI:1.24~2.97)、1.34(95%CI:1.14~1.56)、1.26(95%CI:1.07~1.48)。有生产经历是早产、LBW和SGA共同的保护因素,其aOR值分别为0.75(95%CI:0.67~0.85)、0.68(95%CI:0.59~0.78)和0.82(95%CI:0.73~0.92)。结论 湖南省HBV感染孕产妇早产、LBW和SGA的发生率不高,但仍受到孕产妇年龄、产次、首次产前检查时间和孕期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影响。
- 李辉霞谭丹凤肖娟郑剑飞涂颖高洁杨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孕产妇早产低出生体重
-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研究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动态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降低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43.7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5.95/10万。产科出血为湖南省孕产妇首位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的直接产科因素死亡的比例由81.25%下降到39.2%,间接产科因素由18.75%上升到60.8%。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乡分布情况、孕产期保健情况、是否住院分娩和各级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结论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对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助产医务人员处理产科危急症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
- 王映霞高洁吴颖岚刘建建谢冬华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 湖南省孕产妇梅毒检测及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梅毒孕产妇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有效控制湖南省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2013年1~12月梅毒检测阳性的孕产妇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共筛查孕产妇825 155例,检出感染梅毒孕产妇1 511例,总阳性率是0.18%;感染者孕期检出率仅为66.6%,大多是隐性梅毒,以20~35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其中农村孕产妇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无业或待业人群,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人群为主;梅毒孕产妇干预率仅为59.96%,引产及自然流产率高达26.9%,且大部分集中在未干预人群。结论:加强对孕产妇性病防治知识宣教,合理地开展梅毒筛查,对重点人群监测,争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降低梅毒母婴传播。
- 吴颖岚汤艳高洁
-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母婴传播